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盛会。陈教授对上海自贸区过去将近两年时间上海进行改革创新的报告。如果说我们现在自贸区基本是沿着上海自贸区的做法,作为蓝本,不是说不可以学习。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上海自贸区在2年的时间里做的东西理念的东西也好,可能实质性的进展,上海自贸区所做的最大的是跨境公司,香港很便宜的人民币资金,通过自贸区的政策调到上海自贸区,然后能够逐步再渗透到区外。这个算是创新,的确是创新,我觉得创新的力度不够,因为中央要求自贸区要做体制机制创新,把境外的人民币拿到国外来用,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有外围对资本的控制,使得这种资金的渗透不是那么容易,我觉得上海自贸区在这个方面做的突破,不算是非常大的突破。
刚才陈教授也提到FTU的问题,今天我们要看上海自贸区的FTU和上个世界90年代我们的离岸人民币账户相比有多少创新,说他很大创新也说不上,FTU做为拓展,跟我们看到的QFII,全是各种各样的名堂,我们官方想要把自己划一个圈,这个圈就是孙悟空,我们在区内自己跟自己玩。在自贸区的金融机构跟各种各样的名堂没有区别。
为什么中央会选择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区,更重要是因为上海的服务业在全国是最领先,在现代的服务业方面。现代服务业跟我们自贸区有什么关系,因为自贸区在做先行先试,人民币线下要自由兑换,我们就做压力测试,很可能是在上海,因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FTU账户的开放以及跨境人民币的使用,让我们感觉到不是特别吸引眼球,我对上海自贸区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在压力测试也好没有什么明显进展,广东能不能做出上还没有做成的事,广东跟上海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这是我们的优势,上海没多少民营企业,上海是国企。在资本重组也好都是压力重重,困难也不少,外资也一样,包括像西门子公司,像反垄断的一些调查,外资企业很大力积极推动创新和改革,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企业既然是我们这些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应该是一个重大的载体,但是上海没有,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做金融创新的事业,广东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自贸区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比喻,它是一个实验室,实验有实验的规则,我们跟国际接轨,包括推动推出的南沙自贸区15条各种各样的规矩,就相当实验室的章程。我们有专家,试验室也有,试验品在哪,我觉得试验品是企业。如果我们广东自贸区能够把很愿意做白老鼠的企业抓住,愿意做各种各样的白老鼠都可以找得到,因为有很多志愿者找上门来,另外一个优势,我们要做金融创新,机制创新的实验,实验的产品出来要好人去试。一个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推出来,有没有人去用,用的效果怎么样,看来在上海不一定能够找得到实验的场所,或者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白老鼠,因为外资企业和国企从来不缺资金。这个我们有机会超越上海的一个方面。
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机制创新和珠三角地区庞大的民营企业结合起来,这就是政府和企业对话的平台,能不能通过自贸区的平台把它连接起来的问题。不管是前海,横琴还是南沙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南沙自贸区,我们接触比较多,这个月月初,广州科技大会推出南沙金融改革的50条,这算搭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平台。不管是30条,50条,我觉得创新力度还不够。
拿金融改革50条来讲有四个部分,第一、是金融机构。第二、金融市场。第三、粤港金融合作。第四、保障措施之类,这个思路看上去没有问题,你细想一下你的创新不够。我们缺的是金融机制,这也是中央要求我们有重大突破的地方,哪里缺金融机构,像金改50条,南沙要不要构建南沙的证券公司作为重要一条,我更不理解,我们有广发证券,广发证券不能够为南沙自贸区服务吗。比如金融机构的总部要不要在北京和上海,更不考虑广州,更不考虑南沙,引总部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文件要体现政府的愿景和战略,南沙能够做什么,就是做金融创新。香港是个国际金融中心,他有很多已经很成熟的金融机制,很成熟的金融法律,金融的司法制度,把它引进放在南沙。加上我们面对珠三角,我在中间就可以加点东西把这两者连接起来。凭什么跟上海,金桥开发区比,他是城市级的金融地区,我们必须做人家做不到的事,我们才能异军突起。对广东自贸区我们要做的事情,现在我们感觉到做不够的地方,包括市政府,包括南沙政府推出的不突出,四部分怎样把它串起来,尤其把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人才,机制包括他的司法制度,商业的金融法规直接拿到南沙来用,这才是优势。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广东要超越上海,把上海做得更好,实现中央领导对广东自贸区的期待,我觉得在这方面要重点突破。
最后一点我们要做突破是什么?就是特色金融,我相信诸位研读了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我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第一、国际航运中心它的重要性比国际金融中心更重要。也就是说至少在南沙自贸片区是重点,为什么中央批发方案的时候把国际航运作为重点,像上海搞人民币资本向下的自由兑换不是那么容易。中央希望我们有没有衡量风险,就所谓的压力测试,到时候我们的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开放,我们有颁发去应对,那就没问题,要做这种实验,要做,但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做得出来,我觉得在广东做这个实验倒是比较好。
自贸区有这种创新的产品出来,大量的企业是在珠三角地区,大家立即自贸区的产品,这个企业再自贸区挂牌拿一个执照,在自贸区以外我的工厂运营,可以形成区外和区内的联动,这个资金流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各位是搞金融,广东的地下金融非常发达,广东自贸区重要的责任,就是把地下金融的东西把它上升到地上,这才能观察到金融风险在哪里。广东的地下钱庄肯定比上海发达,在这个问题上就是广东的优势。这个特色金融就是围绕一些行业,比如制造业,有先进制造业和加工制造业,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需要金融产品的支持,通过融资租赁的扩展把地下钱庄的需求把它取消掉,替代成自贸区的金融,这就是我们讲特色金融,这个方面做好了不得了。这是在全国的其他地方不能有广东拥有这样的优势。因为融资租赁什么先买后租,这为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特色金融的领域就是航运金融,任书记非常关注在广东建设航运中心。
上海作为全球最发达的服务业城市,广州我们做要做特色的金融,就是航运金融方面有突破,广州的航运金融有突破,对广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一个助推的作用。航运金融的范围很广,期货买卖,香港有一点,最发达是新加坡,其次是香港,广州还没有,广州要不要做燃料油,这个燃料油买卖,南沙提广州的航交所就解决,可能没那么简单。
我最后讲一句,如果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南沙片区,这个片区能够在特色城里面有一个重大突破,对我们广东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上面做上海所做不到的事,扮演着重大的角色,做好这样的事情也不能那么简单,涉及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像深圳管的是前海,在广东自贸区管理协调方面怎样来解决,现在还不是很清晰,直接会影响到我们广东自贸区在金融创新上面,在下面进行推进需要关注和克服的一些困难,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教授在2015南方金融峰会暨第四届金榕奖颁奖典礼上发表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