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之声】让“广州服务”成为广州的新名片

评论眼:既然“广州服务”那么强调现代服务业作为广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自贸区南沙片区又如此重视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和特色金融业,那么其与深圳、乃至香港的支柱产业构成上是否存在着相同之处呢?在广东自贸区的合作框架下,香港的航运中心资源是否有机会被整合到广州来?香港的航运保险、航油期货交易等特色金融是否能够被引进到广州,以助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如果广州在香港的帮助下成为了区域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与香港和深圳是什么关系?这些是我们探讨“广州服务”,并作出顶层设计的关键。

根据媒体报道,近日广州市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前三季经济增长录得8.3%的增幅,服务业占比达66%,特别是跨境电商进出口是2014年的三倍,规模占全省的90%。据此,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预定的8%的经济增长目标。

从前三季度8.3%的经济增长率看,虽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排行榜中不算特别突出,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非常倚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省会城市,广州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在今年前三季度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速度,委实不易。可能比GDP数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广州的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6%,一定程度上证明广州已经从工业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而广州市政府也在数月前正式出台“广州服务”的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服务业在未来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实现广州经济从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的华丽转身的确是新常态下的应有之举。

然而,我认为“广州服务”的规划前景很是美好,可是要真正实现,还是需要突破若干“瓶颈”:首先,直至2000年,广州一直是倾全市之力发展重化工业,例如广州的三家日系车厂,曾经伴随着广州要打造成为中国底特律的响亮口号,然而,随着美国底特律宣布破产,广州作为中国汽车城的形象才慢慢淡化;至于今天的南沙自贸片区,在2000年的时候依然被广州市政府定义为与日本的东京、横滨湾区看齐,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当然,今天的南沙自贸片区已经被重新定位为要重点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特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然而,广州作为一个一度把汽车、石化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会城市,能够轻易实现广州服务的新角色、新定位吗?特别是,中央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那么广州服务在此规划中如何发力呢?

是广州本身也要致力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而“广州服务”积极配合相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还是“广州服务”即意味着广州专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将其服务的对象扩大至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

例如,深圳近年来致力于发展金融业和航运物流行业,尽管这两个行业都是香港的强项,但是深圳在金融业领域里找到了一个市场间隙,就是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融资,因香港最有优势的地方是传统的银行业和证券市场,而深圳则在香港金融比较薄弱的风险投资、传统投资领域下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与香港的恶性竞争。

至于财富管理领域,香港专长于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网络、理财技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而深圳则专长于利用互联网+、P2P等手段,配合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对于融资新产品的需求开发出不少具有创意的理财管理模式,从而一跃成为全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

而既然“广州服务”那么强调现代服务业作为广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自贸区南沙片区又如此重视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和特色金融业,那么其与深圳、乃至香港的支柱产业构成上是否存在着相同之处呢?在广东自贸区的合作框架下,香港的航运中心资源是否有机会被整合到广州来?香港的航运保险、航油期货交易等特色金融是否能够被引进到广州,以助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如果广州在香港的帮助下成为了区域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与香港和深圳是什么关系?这些是我们探讨“广州服务”,并作出顶层设计的关键。

当然,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我们要实现穗、深、港现代服务业资源的融合要容易得多,这是广州的机会。例如香港的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于广州,不必要求其每天到广州上班,通过互联网平台,完全可以做到研究成果、信息沟通的畅通无阻,这是我们致力于打造广州服务平台的有利之处。事实上,从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看,即使实体店的销售额增幅放缓,也足以让我们对内需拉动广州经济增长的未来充满信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近期给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上,就表示,阿里巴巴并非网络电商,公司的未来取决于电商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程度。换言之,互联网+,包括电商,必须要通过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才能让互联网+的功效更加强大和持续。在我看来,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商业市场尚如此成功,其技术并非能够与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技术发明,例如人造卫星、晶体管、克隆技术等相提并论。可见,二十一世纪,即使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是如果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数据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市场潜力相当巨大,而“广州服务”则是致力于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包括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持,那么“广州服务”将是名副其实的。

因此,我们不应只是把目光盯着广州的跨境电商的成交量多少、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又是多少,而是更需要关注广州怎样做才能成为华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平台,让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将其人才优势、研发优势、机制创新优势结合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广州服务”成为广州的新名片、新定位。

    (作者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