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昆明谈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将成为走出去的窗口

    日前,广东省金融办总经济师余昆明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自贸区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上,就广东省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的金融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介绍,金融占广东自贸区整体工作比例超过三分之一,14项任务中有5项属于金融领域。分别是第八条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第九条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金融创新、第十条推动投融资便利化、第十一条建立健全自贸区金融风险风控体系和最后一条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其中,余昆明认为,广东省自贸区几个片区定位不同,前海要做“出海”基地,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在整个金融资产中占比出奇的高,将来外汇储备的趋势将是还富于民,让老百姓自己对外投资,因此对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空间。

    以下是余昆明演讲实录:
    了解广东省金融发展现状,我们先来看几个重要指标。
    第一个是金融业增加值,2014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为4724亿元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正好是10倍,成就感巨大。金融业增加值在2008年占GDP的比重就超过5%,达到支柱产业标准。
    金融业增加值反映的是金融业自己挣多少钱,而融资规模反映的是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做了多少贡献。央行刚刚发布地区的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广东2014年融资规模为1.32万亿,排在江苏之后。之前有一些说法认为江苏社会投资规模比我们广东大很多,甚至大一倍以上,但我们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差别根本不大。另外广东还有个特点,我们地下融资规模向来都不小。根据我们五年前的历史统计,地下融资占正规融资的四分之一左右,就是1.32万亿还要乘以1.2,相当于1.5万亿融资规模。从融资结构上来看,广东省以贷款为主,跟全国一致。但债券是弱项,比长三角少,未来我们会在这方面发力,其中前海在债券方面会下很多功夫。
    金融占广东自贸区整体工作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从任务数量来说,14项中有5项是金融,其它综合任务里面也是有大量金融的因素。包括第八条,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我简单的概括一个关键词,即利差。重点就是怎么样把境外的人民币回流一点给境内的中小企业服务,享受低利率,是各位关注的焦点。
    沪港通开了之后,利差小了一点,在此之前,香港人民币贷款没有超过6%,现在超过6%,境内市场化利率是18%左右。如果存款和贷款两边的放大一下的话,利差还是很大的。
前海这一块跨境贷款2011-2012年拿到222亿额度,223亿支付掉了。另外债券前海发行了10亿,横琴也发布了10亿人民币债券到香港。如果按照过去口径统计下来,广东获取香港低利率的人民币贷款就几百亿规模,而实际上全国各地都在争取,广东并不占大的优势。
    第九条是推动粤港澳服贸自由化的金融创新,重点就是是牌照,实际上刚才港大的教授也介绍了负面清单就是从机构牌照开始到业务的准入。当然这一块也会有些问题继续深化。因为很多时候内地政策导向都是在考虑支持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带来一些好处。但事实上,我们发现结果被国际性金融机构利用,因为香港很自由,设立机构很容易,香港土生土长的机构反而没有享受到好处,这也是下一步重视解决的。
    第十项是推动投融资便利化,这个关键词是账户,下面有个专题介绍一下。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我们有一个以碳排放权为主要标的的期货交易所。说到期货交易所,我们会重点支持深交所设立跨境交易平台,特别是在衍生品领域做一些跨境交易的探索,我个人理解是跟上海国际板对应。
    第十一项是建立健全自贸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这个是重中之重,因为金融不像商品,可以切割分割,而货币是高度流动的,就像三峡大坝一样,很小的一个孔就可以把所有的水全部冲走。没有地域能够切割的。所以风险防控体系这块,人民银行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做了一个系统。
    最后一条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前海要做一个“出海”的基地,事实上其他几个片区也有不同的定位,这一块空间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我注意到一些投资界的朋友,估计这一块会对做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的空间非常巨大。现在看一下国际投资表,可以比较一下,现在中国对外金融资产中间,外汇储备的比例占到60%以上,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日本现在是比较高的,因为日本长期出口是比较强劲的,现在也只有17%。美国是负的,-2%,其他对美元弱势的国家一般都是百分之几的水平,我们是达到60%。那怎么办呢?长期来看是要降下来的,要把外汇储备还富于民,让老百姓自己对外投资。所以这里对投资管理界的空间非常大。
    账户专题是我们金融办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和前海管理局和深圳金融办已经探讨好久了。在总体方案里边,第一句话是探索管理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还没有定义,正在等人民银行审批。
    有了这个账号就有两大好处,第一个是通过这个账户开展跨境投资创新,各种创新。第二个是在风险防控方面可以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的风险,首先是因为是分割的两套系统,简而言之就是人民币是人民银行管,外汇是外汇管理局管,虽然外管局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是两套系统。外汇局在其他国家基本没有,本外币管理迟早是要一体化的。而账户是最基础的,一定要一体化。实际上广东省在筹建自贸区之前陈云贤副省长就提出来,一直在研究这个事情。深圳有很好的基础,深圳在90年代就搞过OSA账户,据说当时深圳开了20万个人。
    现在上海搞了一个FTU,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事实上就是在OSA账户的拓展,我们就是要重新设定一个新的账户,把它一体化管理起来。
    下面我重点说下挑战,主要是四点。
    第一是与港澳金融市场规则的挑战。目前这个挑战存在很多年了,但没有解决得很好,希望通过自贸试验区把长期没有对接好的细化,细分对接起来。
第二是各片区错位发展协同创新,这一块对金融来说的话,国务院方案中说的很清楚广州叫特色金融,具体指航运金融和科技金融,横琴是商务金融服务,前海就是金融两个字,还是存在错位发展,同时兼顾创新。
    第三是金融开发与风险防控的平衡。从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来看,这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好在上海地域比较集中,但广东情况可能更复杂。而且蛇口片区2013年初曾经出了大的新闻,跨境套利套了1500亿,规模是很惊人的。事实上,跨境套利一直存在,不是新的问题,而且套利套的最多的是国企,在香港上市的央企。但这个问题是现有金融体系下必须要经过的过程。因为现在境内的本外币和境外的本外币这四种货币之间存在套利空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利率都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是必然存在的。这个风险平衡的问题是政府重点关注的监管的问题。
    第四是如何服务珠三角和泛珠区域,总体方案中第十二条专门提到,对金融来讲是重点发展债券和股权市场,以及搭建要素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