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高端论坛上表示,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基本范畴是一致的,都是聚焦人民币业务、资本市场开放、外资银行、外资保险等问题。这些方面,上海的金融创新举措可以复制推广到广东自贸试验区,而不同之处在于两地的定位不一样。上海作为首个自贸试验区,目标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而广东的目标是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其核心特色是粤港澳合作与联动发展。其中,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的角色定位又不一样。其中,南沙片区将紧密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点打造粤港澳特色金融,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现代金融服务业,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横琴片区将在CEPA框架下,主要对接澳门,建立珠江西岸先行区,鼓励金融创新的示范区;前海片区则将在CEPA框架下,主要对接香港,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深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据介绍,目前各地围绕金融创新也相继推出了一些政策,包括南沙的“金融创新15条”、前海的“金融创新20条”、横琴的“金融创新4条”。其中,南沙金融创新15条的总目标是支持南沙发展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推动粤港澳金融合作,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
而对于前海,李善民介绍,国家监管机构为了支持前海金融创新而批复了20条政策,即“前海金融创新20条”。其中,专门针对前海的有17条,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1条,银监会10条,保监会6条,证监会有望在近期做出批复。
展望未来,李善民建议,希望相关方面能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促进粤港澳金融深度合作,包括强化人民币跨境业务合作,包括人民币结算、定价和融资等;强化金融市场对接,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多币种土地信托基金、建立跨境贵金属交易市场等;强化金融机构合作,落实和完善CEPA 政策,吸引港澳金融机构落地自贸区,同时推动广东金融机构赴港澳开办业务;强化制度改革与创新,包括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互联网管理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