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研究联盟齐聚陆家嘴 畅议自贸区制度创新

中国自贸区院长论坛暨自贸区财经平台启航仪式于2015年8月26日在上海陆家嘴举行。作为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的系列学术论坛之一,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主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厦门大学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天津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作为协办单位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以“改革 困局 突破”为主题,6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宏观形势和改革进程,就进一步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发表见解。

 

                               width=600 height=450  data-cke-saved-src=/sites/default/files/upload/content/2015-08/20150831110327572234.jpg src=/sites/default/files/upload/content/2015-08/20150831110327572234.jpg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自贸区院长论坛暨自贸区财经平台启航仪式现场<br /><br /></div><p  > <b>一、布局——自贸区建设的三大使命</b><o:p></o:p><b><br /></b>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明确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三大使命:一要加快探索构建高标准的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要跟踪研究新一轮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发展趋势,在自贸试验区逐步形成探索新型规则、推广通行规则、运行适用规则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二是要衔接“一带一路”战略成为重要支撑平台。自贸试验区应构建贸易平台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提供中转服务,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大通关体系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提供平台,通过沿线港口城市联盟、设立港口发展基金等方式,协调、解决沿线经贸争端问题,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三是自贸试验区要加快金融创新服务“走出去”战略和“优进优出”。从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2年的实践来看,相比较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试验任务和工作难度最大,自贸试验区金融自由化的最终目标不在于促进经济多大程度上的增长,而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要素的效率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可通过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境电商高效便利的支付清算系统等方式加速资金流动,为优势产能输出、为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提供融资渠道。<br /></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br type=_moz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发表演讲
 

二、困局——当前自贸区建设的体制困境

在自贸区建设的制度设计中,作为信息优势方的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权,央地关系的政治逻辑诱致自贸区建设的体制困局。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教授认为,困局的六大表征体现在:1.政策落地迟缓,减弱了贸易投资政策创新效应,改革政策和节奏缺乏协调,操作细则不到位,影响自贸区内机构业务拓展与创新,改革红利难以释放;2.法律法规的滞后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矛盾,降低制度试验、复制和推广的时效性;3.自贸试验区的多头监管,增加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难度;4.制度创新环境失衡,即与生产安全、法律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失衡,为自贸区建设埋下隐患;5.制度创新缺乏明确导向,与企业需求相去甚远;6.自贸区制度试验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地方政府与国家部委博弈的政治议题。 

 

 三、破局——自贸区建设的制度设计要由地方主导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教授指出,当前我国自贸区建设由顶层设计主导,地方自主权不足,改革总体方案由中央政府确定,可能使地方的声音在部委间讨价还价过程中被淹没。但地方更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可能存在政策风险。他同时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自贸区”这个称谓对上海而言是张冠李戴,金融自由化试验才是上海自贸区建设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改变以往追求增量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借力改革过去被扭曲的、低效率的部门、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下一阶段经济增长。上海自贸区的价值就在于增速放缓背景下改革金融制度。目前,上海自贸区“金改49条”已上报国务院,然而6月中旬以来的股灾,有官方舆论将其怪罪在“恶意”做空中国股票的外资银行和交易商头上,或延缓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张军表示,资本自由流动是否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取决于金融改革的方式和节奏。因此,面对这种波动,中国政府不能退缩,反而要向市场传递改革决心。
 

 width=600 height=450  data-cke-saved-src=/sites/default/files/upload/content/2015-08/20150831110427331423.jpg src=/sites/default/files/upload/content/2015-08/20150831110427331423.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教授发表演讲<br /><br /></p><p  > 此外,厦门大学中国(福建)自贸区研究院龙小宁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沈玉良教授分别从法经济学、战略契合、全球供应链等不同角度分析自贸区制度创新和经济利益。<o:p></o:p></p><p  > 论坛开始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接受了东方财经·浦东的专访,并为自贸区财经平台启航仪式剪彩。<br /><br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alt=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接受东方财经·浦东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