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15/11/30 - 22:55
11月26日,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研究员徐世长、博士后陆剑宝出席南沙新区跨境电商发展思路专题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南沙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战略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徐世长博士提出南沙发展跨境电商的四点思路:一是要大力借鉴香港自由港的平台,融入港澳,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二是嵌入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广州缺乏直接服务跨境电商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分期支付或可成为一种创新路径,比如借鉴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与银行合作开发相关金融产品等;三是不仅要重点发展保税、物流等业务,还要辐射到全产业链,比如构建完善的、国际化的争端解决机制,打造广东特色商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从而解决目前跨境电商仅以进口为主的结构问题;四是立志高远,致力于打造独特的专业平台,形成品牌效应,比如建设全国最专业、品种最全的线下体验店,打造最大的商品中转站或全国最大的汽车平行进口基地,都是值得南沙深挖跨境电商潜力的着力点。
陆剑宝博士认为南沙跨境电商目前只是因为列入试点,才拥有政策优势,缺乏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将难以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他站在产业集聚与产业组织的角度指出,南沙规划跨境电商产业,积极利用南沙有保税港区的优势,可以规划一个功能园区或建设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形成集聚;政府主导建设产业服务平台;针对南沙物流服务零散的现状,优化全区物流服务体系;创新业态,引导跨境电商产品销售进一步细化、专业;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吸引广州大学城的创业团队入驻南沙创业。
南沙保税局、南沙检验检疫局、南沙海关等保税港区业务部门介绍到,目前南沙口岸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初步建立起“事前准入备案、事中风险监测、事后问题溯源”的宏观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了订单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与监管平台对接,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质量安全标准服务及企业“黑名单”等消费提示。
企业代表在座谈中也谈到一些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广东中商港科技有限公司与奥园地产集团合作,建立广东南沙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拥有7000多平方米的保税仓,客户只能通过线下体验保税商品,然后在网上订购,不能现场提货。中商港将利用南沙双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全力打造行业顶尖的欧唯思跨境电商品牌,做足做全跨境进口、出口模式,同时布局海外,建立海外集货验货中心,未来打造约2000家欧唯思加盟体验中心与体验店。提及南沙跨境电商,不得不提到风信子。其作为一个跨境电商平台,目前以保税备货和直邮模式为主。该企业代表笑谈到客户下单后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商品,导致有些客户怀疑不是海外商品,打到12315投诉他们售假。这也侧面反映了风信子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力。
有些企业反映,目前跨境电商包括清关成本和仓储成本在内的服务费用较高;线下保税商品的种类不大,税率较高,也导致商家拿货的成本也水涨船高;跨境保税进口必须是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展开,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不得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商品以包裹形式离开保税港区,征收行邮税。跨境商品从保税仓出仓后不能再进仓,因此一旦遇到消费者退换货,由此引致的税费现在是由商家承担,但如果一旦业务量做到很大,争端较多,这部分成本将是企业难以承担的;跨境电商对政策波动异常敏感,受到冲击很大,比如国家有时出台某项政策,强化某类商品的出入境监管,这就使订单突然“卡”在某个环节,政府对企业能做哪些业务并没有明确固定,导致他们在进货时顾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