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一门办理全城通办行政审批模式试运行

 

2015年9月28日,三水“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正式上线试运行,通过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的限制,形成行政分区、服务不分区的“同城同质”便民服务格局,实现“整体政府”的目标。

 

  2015年5月,三水在全市部署“一门式”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启动“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改革。昨日,三水“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正式上线试运行,通过把原来分散在社保、卫计、国土、民政等大厅或局里办理的业务合并到一个综合办事窗口。针对三水地形狭长、镇街和村居相对分散的特点,三水以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为核心,在7个镇街各设置1个行政服务分中心,在村居按服务半径和人口设置网点窗口,实现审批业务“全城通办”。

  “以往大塘的证明只能在大塘开,现在西南也能办,很方便。”昨日,三水大塘居民吴俊杰来到西南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计生证明,在提交相关资料后,工作人员为吴俊杰即时出具了证明,整个流程只用了十几分钟。吴俊杰说,如今实现了“全城通办”,就近在河口的西南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跨区域办理省时省力。

  昨日,区长陈英文现场体验了社保证明的出具流程,仔细查看审批件的流转过程后,陈英文表示,标准化是“全城通办”的基础,前后标准要统一,办事才流畅。据悉,三水目前已形成涉及12个部门共262项个人类业务的标准化事项目录,用于解决镇街办理标准不一的问题。

  “通办后,即办件问题如何解决?后台的程序增加了,群众办事时间会不会更长?各种细节的问题需要后台各部门逐条落实。”陈英文认为,“全城通办”对于政 府部门而言,是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政府。他要求,各部门要积极与区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对每个事项的流转环节时限、部门审批时限进行明确,从群众的 角度出发,确保审批时限只减不增。

  上海“一门式”政务研发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三水在全国率先尝试“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改革,其“整体政府”体系的打造将具有放大效应,为国内政府服务模式的变革提供“标准性”的经验和思考。

  “以往群众办一件事要研究是哪一级政府批的,哪个部门批的,还要研究准备哪些材料,可能要应对哪些突发的因素。以后简单了,只要到行政服务中心的任何一个办事点办就得了,企业也好、群众也好,可以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需要花精力去研究政府。”三水区委书记苏伟波表示,通过“全城通办”打造“整体政府”, 可以简化办事流程,降低群众办事的成本,接下来,区镇、部门的要做好前后台对接,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改革顺利推进,群众满意。

延伸:2013年,三水已架构起区镇村三级行政服务全覆盖体系,而“一门办理、全城通办”将推动现有行政服务中心从“一站式”服务向“一门式”服务转变。过去一个部门设置一个专窗,市民办事需跑多个窗口。改革后,通过将同类或相关的办理事项整合集中,设置个人类、企业经营类、工程建设类及公安、国税和地税独立业务窗口,市民只需面对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门式”办理。
在“一门办理”基础上,三水将区镇村三级行政服务中心整合为一个整体对外服务窗口,建立办理事项一致、服务标准一致、人员统一配置管理的全区一体化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今后,在三水任何一个行政服务网点,都能办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行政业务,真正实现“一门办理、全城通办”。
“一门办理、全城通办”的支撑是标准化和信息化。据介绍,三水将同步推进行政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编制行政审批办事标准和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联合审批办事标准,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政务”,整合区镇、部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网上办事、设立自助政务超市,逐步实现“一网通办”。
目前,三水已成立区行政服务提升两年行动领导组,由区委书记苏伟波担任组长。根据规划,三水将进一步加快实现区一级“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最终形成整体的行政服务体系建设。

链接:http://gd.sina.com.cn/fs/wuqu/2015-09-29/city-fs-ifxifmki95966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