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津粤闽自贸区金改的政策亮点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同步发布了金融支持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建设的三份指导意见,对自贸区开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创新试点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三份“金改30条”文件中,最大的亮点有以下三点:

亮点一: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

央行明确,将在三地自贸区实行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区内注册的、负面清单外的境内机构,按照每个机构每自然年度跨境收入和跨境支出均不超过规定限额(暂定等值1000万美元,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调节),自主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

亮点二:借用外债采取比例自律管理

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方面,三地自贸区借用外债采取比例自律管理,允许区内机构在净资产的一定倍数(暂定1倍,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调节)内借用外债,企业外债资金实行意愿结汇,并支持银行发展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服务。

亮点三: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一卡通”示范区

完善自贸试验区金融集成电路卡应用环境,加大销售终端(POS)、自动柜员机(ATM)等机具的非接触受理改造力度。大力拓展金融集成电路卡和移动金融在自贸试验区生活服务、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通过提升现代金融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具体来看,天津、广东、福建三地的金改方案都有各自的特色。

广 东

关键词:粤港澳、不动产

广东自贸试验区主要以粤港澳金融合作为重点,在区内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支持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并按规定使用;鼓励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境外项目的人民币信贷投放;允许个体工商户根据业务需要向其在境外经营主体提供跨境资金支持等。

意见还支持区内个人从港澳地区借入人民币资金,用于在区内购买不动产等支出。支持港澳地区个人在区内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研究区内个人以人民币开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集合投资等境外投资;支持要素市场设立跨境电子交易和资金结算平台等。

天 津

关键词:京津冀、租赁业

央行明确,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与合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资金投资自贸试验区内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金。

天津自贸区还将根据区位特征,围绕金融支持租赁业发展特点,拓展金融服务功能,以带动全国租赁业稳健发展。意见支持自贸区内租赁公司利用国家外汇储备,开展飞机、新型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物和大型成套进口设备等租赁业务,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

福 建

关键词:两岸、新台币

福建自贸区将以深化两岸金融合作为主线,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两岸经贸合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建立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完善两岸反洗钱、反恐融资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支持自贸区在两岸货币合作方面探索创新,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为境外企业和个人开立新台币账户,允许金融机构与台湾地区银行之间开立新台币同业往来账户办理多种形式结算业务,试点新台币区域性银行间市场交易。

谈到与上海自贸区金改方案的不同点,专家观察到了账户体系方面的差别。天津、广东、福建三地自贸区均提出,探索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为符合条件的自贸区主体,办理跨境经常项下结算业务、政策允许的资本项下结算业务、经批准的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业务,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而在上海自贸区金改中,自由贸易账户一直是改革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