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比尔·盖茨、马云、马蔚华等参加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宣布成立,落户前海。这所由国际最知名的企业家发起成立的国际公益学院选址前海,体现了国际资本对前海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前海是国家批复的唯一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前海时表示,前海可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3年来,前海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持续推进,为前海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法治基础。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战略定位。毗邻香港是前海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前海主动的借鉴香港法治建设经验,建立健全前海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前海商事法律与国际通行商业规则对接。前海先后出台前海跨境贷款、外资股权投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外商投资管理等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完成金融信息安全、人才特区建设、规划管理、电子认证服务等四个项目的前期立法调研工作,并起草立法初稿。
今年,前海立法工作加速推进。为促进前海产业集聚、创新创业,制定出台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推动前海实现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的三网融合,促进深港信息服务业的合作,制定出台了《前海深港合作区落实光纤到户操作指引》。为有效整合地下管线,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共同沟管理暂行办法》。为方便前海入区企业办理优惠政策申请,制定出台《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认定操作指引(试行)》。
今年初,前海管理局对区内企业进行“前海企业涉港合同适用香港法律”问卷调查。绝大多数的企业表示在投资前海时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并表现出强烈的适用香港法律的愿望。为了顺应区内企业的诉求,前海启动“前海涉港合同选择适用香港法律实施路径”的课题研究,并取得初步进展。为通过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保护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营造前海保护创新、鼓励创新的法治环境,前海将《前海深港合作区创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工作列入2015年的重点调研工作。
前海管理局表示,力争明年完成《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的修订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理办法(条例)》的制定。
前海法院打造基层示范法院样板
2015年2月2日,成立不久的前海法院正式受理案件,主要管辖前海合作区内的第一审民商事和执行案件,同时集中管辖深圳市辖区应由其他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截至11月30日,前海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86件,其中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480件,约占全部案件的54.2%,涉港商事案件360件,约占全部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75%。
根据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的定位,前海法院将努力打造成综合性改革基层示范法院。前海法院积极探索立案登记制、基层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案件、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审判权相分离、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与职业保障机制等六项改革任务外,前海法院还将探索任期制法官制度,全面探索成为综合性改革基层示范法院。前海法院不设审判业务庭,直接设立主审法官审判团队,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精简内设机构,只设两个综合管理部门。
2015年5月5日,前海法院发布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合作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为自贸区与合作区建设一流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探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15年9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加强服务保障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的意见》,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合作区提供司法保障。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的试点决定,决定在前海设立新型的检察院。实行检察官负责制。探索特殊案件的跨行业管辖,统一负责全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并对全市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监督。设立检察官监督委员会,探索新型的自身监督模式。
前海检察院还将探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为重点,准确把握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把提起公益诉讼作为法律监督的最后手段,更好督促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有效节约司法资源。
建设前海“廉洁示范区”
前海积极推进廉政监督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廉洁示范区”。前海廉政监督局是集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职能于一体的监督机构,实现了由多头监督向一体化监督的转变。为全面建设前海“廉洁示范区”,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前海开发开放,前海将《廉政监督条例》列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立法计划调研项目,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前海廉政监督局分别委托机构展开独立研究。前海廉政监督局正在起草《关于推动前海建设“廉洁示范区”的工作意见》。
提供国际一流的法律服务
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一中心两基地”落户深圳前海。
2015年9月20日,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落户前海。该中心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和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支持设立,汇聚了中国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法律出版社、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等机构和研究部门的法律专家资源,承担法律查明工作的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库、整理完善域外法适用的案例库、建立法律查明网络信息平台等任务。目前,蓝海中心在国内拥有超过25家合作伙伴,在国外拥有超过13家的合作机构。前海法律文化逐渐兴起。
全国首家自贸区公证处落户前海。今年5月,前海公证处开业办公。前海公证处是全国首家自贸区公证处。公证入驻前海,与其他法律机构共同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前海法律服务链条。“互联网+”思维是前海公证处的一大亮点。公证处开通在线预约、在线申办平台,直接申办37类公证业务。建立先进的公证审查设施,在全国首家引进人证识别一体机,识别准确率达到99.99%。重视公证“大数据”建设,首次引进高拍仪系统。打造移动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受理、现场审查和现场出具公证书。目前,前海公证处正开发前海融资租赁“业务+公证”平台,属全国首创。
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全国唯一以专门立法形式确定管理运行模式的仲裁机构,拥有全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仲裁员。目前,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当事人的来源已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之最。
链接:http://www.szqh.gov.cn/sygnan/qhzx/xwrd/201512/t20151218_258031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