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5年南沙自贸片区10大创新业务及10大重点平台项目

揭牌仪式上,广州市发布了南沙自贸区10大创新业务,启动了南沙自贸区10大平台。
10大创新业务分别是:1、海关快速验放新机制;2、广州港集团联合广州海关首笔DIT(延迟交付)业务;3、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智检口岸”首笔GQD业务;4、南沙国税局和南沙地税局电子税务局业务;5、中国银行融资租赁通;6、中国建设银行跨境直贷通;7、中国工商银行跨境投融资金融创新产品;8、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首笔业务;9、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信息中心业务;10、海事先通关后查验,船舶通关零待时。 
以海关快速验放新机制为例,广州海关以海港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高科技查验设备为支撑,再造监管查验流程,实现进口提前申报、船边分流验放,出口提前申报、卡口分流验放,对需要查验的货物优先实施快速机检,不需查验的货物即卸即放、直通放行,使通关作业各个环节由串联变为并联同步运作。
据介绍,该机制是广州海关在全国海关首创并率先推进的监管模式,可使海关通关时效提高50%以上,进出口货物物流运转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为1天以内,从而大大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该机制在南沙推行实施,并有望作为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海关创新制度向全国推广。
挂牌首日,南沙新区片区还发布了10大重点平台项目,分别是:中交集团国际业务总部项目、中国农业银行自贸区“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中国交通银行综合金融创新平台、平安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珠江金融租赁南沙融资租赁产业联盟、广州商品清算中心项目、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中信银行粤港澳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铁建华南总部及高铁出口基地、南沙游艇会水上保税仓。

延伸:南沙片区10项创新业务(2015年4月21日公布)

1 海关快速验放新机制

简介:广州海关以海港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FS6000、H986等高科技查验设备为支撑,再造监管查验流程,实现进口“提前申报、船边分流验放”,出口“提前申报、卡口分流验放”,对需要查验的货物优先实施快速机检,不需查验的货物即卸即放、直通放行,使通关作业各个环节由“串联”变为“并联”同步运作。

亮点:

1.快速验放机制是广州海关在全国海关首创并率先推进的监管模式,第一个实现船边分流验放和国际转运的船对船作业,该机制在南沙推行实施,可形成南沙自贸区可复制推广海关创新制度向全国推广。

2.实行新机制后,海关通关时效提高50%以上,进出口货物物流运转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为1天以内。大大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2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智检口岸”首笔GQD业务

简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互联网+”理念打造国际贸易便利化“智检口岸”。“智检口岸”新模式是以诚信管理、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应用全球产品质量与标准信息库进行检验检疫大数据自动判断、自动验放,达到严密、科学、高效和廉政监管,实现高效通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检验检疫工作新模式。

亮点:

1.“智检口岸”是全国检验检疫首创、国际领先并率先推行的检验检疫工作模式。通过与境内外政府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对接,实现24小时无纸化便捷通关,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形成南沙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向全国推广;

2.目前,通过试点“智检口岸”新模式,南沙口岸货物通检时间进口缩短3.5倍,出口缩短至几近“零等候”,年累计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约500万小时,为企业直接节约各类费用6000多万元。

3 广州港集团联合广州海关首笔DIT业务

简介:广州港集团联合广州海关首笔DIT业务(Delay intransfer业务,简称延迟交付)。该模式把货物仓储链条延伸至运输途中及中转港。货物到达中转港后,企业视市场情况转运出境至卖家指定港口或在国内进口销售。可以拉近企业与买家的距离,大大降低仓储费用和时间成本,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亮点:

1.缩短交货周期;

2.为货主大幅减低仓储费用;

3.为南沙自贸区创造大宗商品中转量,每年达 600,000 吨货量。

4 南沙国税局和南沙地税局电子税务局业务

简介:南沙国税局构建电子办税平台,打造全流程的“电子税务局”,为纳税人提供多种渠道的电子办税服务。南沙地税局全面推行电子办税,建立以电子办税为主的多元化、同质化办税服务渠道。

亮点:

1.南沙国税局电子办税平台通过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和微信软件等可以办理90%以上的常用涉税业务,实现纳税人办税足不出户;

2.南沙国税局打造全过程的“无纸化办税”,纳税人上传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资料后不用填报纸质表单,实现包括登记、申报、缴税等全过程的无纸化,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3.南沙地税局实现358项涉税(费)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4.南沙地税局全面简化办税流程,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经过事前审批的涉税事项外,纳税人只要按要求提交符合规定的资料,即时予以办理相关涉税(费)业务;

5 中国银行融资租赁通

简介:中国银行把握广东自贸区融资租赁等政策红利,为客户提供集信用证、内保外贷、关税保函、租赁保理等金融产品于一体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亮点:

1.以自贸区企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区内融资租赁公司及上下游客户在货物采购、通关、流转、销售等交易环节的结算和融资需求,运用“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理念;

2.满足企业实现分期缴税、节约财务成本,美化财务报表;

3.优化金融配置等多元化金融需求,提升客户市场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链专业化、协同化、全球化跨越式发展。

6 中国建设银行跨境直贷通

简介:该产品为广东省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切块额度内批复本省内资企业举借跨境本外币中长期商业贷款,建设银行提供担保给境外银行,再由境外银行贷款给上述企业,或直接从境外借款转贷款给上述企业。

亮点:

1.企业不需要投注差,为无境外窗口公司的内资企业开启了从境外直接借款的唯一途径;

2.可借入本外币贷款,比前海、天津和苏州跨境人民币贷款范围更广,年度总额度控制比上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单个企业实收资本额度控制更灵活;

3.不要求贷款要用于区内,用途更加灵活。

7 中国工商银行跨境投融资金融创新产品

简介:工商银行作为企业全球结算银行,为区内企业提供外汇资本项目跨境结算、兑换等跨境投融资创新服务。

亮点:

1.该产品是依托自贸区跨境投融资新政;

2.区内企业需要工行提供担保及融资,工行可运用遍布全球的金融服务网络,为区内企业提供跨境担保、境外融资、资金回流使用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8 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首笔业务

简介:充分依托广州航运交易所,推动省、市、区港航企业合作设立航运交易公司,与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达成“碧华山”轮等15艘船舶交易鉴证委托协议。

亮点:

1.广州航运交易所是交通运输部批准设立的华南地区唯一的航运交易服务机构,

2.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是中国沿海最大、世界第三大干散货航运公司;

3.此次交易涉及船舶艘数15艘,总载重吨572470吨,交易金额222961001.45元。此次交易也是航交所与央属航运企业所达成单笔交易艘数最多,交易载重吨最大的一次;

4.有利于构建航运交易、服务、信息三大平台,拓展航运交易、船舶交易、航运人才、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和运价衍生品交易5大市场,把南沙打造成为现代航运服务聚集区和航运金融中心。

9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信息中心业务

简介:结合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的产业管理服务优势,建立自贸区食品溯源及商品双向追溯平台。

亮点:

1.提升供应链的数据智能化、计算智能化、网络智能化;

2.研究高效简洁的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实现“现场下单、现场结算、现场提货,全程追溯”的全国首创跨境电商购物体验;

3.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开展芯片、传感、设备等方面的联合研究实验与产业应用。

10 海事先通关后查验,船舶通关零待时

简介:为进一步支持自贸区建设,南沙海事提出船舶进出口岸“先通关,后查验”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实现船舶进出口岸通关零待时。

亮点:

1.海事部门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查验预申报制度;

2.突破现行的“先查验,再通关”的船舶进出口岸通关模式,实行高效的“先通关,再查验”船舶进出口岸通关模式;

3.在全国首创“先通关,再查验”船舶进出口岸通关模式,简化查验手续,简略前置查验和排队等待的时间,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