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湧:覆盖内外资的大负面清单,将在上海自贸区出台

  1月22日,在由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等主办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发展论坛”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湧表示,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努力的方向是三个“对”,即对照中央的要求,对照国际的标准以及对接企业需求。

  张湧进一步表示,企业和市场的痛点问题,就是自贸区的改革重点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开放度最高的自贸区。希望做到“一个结合”,把综合配套改革和自贸区结合起来;“两个联动”,切实把自贸区改革与四个中心、科创中心相结合;“三个延伸”,一方面自贸区要延伸到整个浦东,一方面要延伸到整个上海,第三个是延伸到整个中国;“四个拓展”,进一步拓展跨境投资和跨境融资等方面的金融功能,拓展“中转集拼”、船舶登记等航运和贸易功能,拓展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功能,通过营造好的制度安排拓展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功能。

  他说,中国目前正在制定一个大的负面清单,会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出台,是覆盖内外资的大的负面清单。所以一个外资企业,先看这张大的负面清单,如果要做的项目不在这里面,再去看小的负面清单,如果也不在小的负面清单,这个外资项目才能搞备案的。
张湧表示,关于事中事后监管,总的来说,是建了一个“放管服”的大表。“放”的话简政放权,“管”的话放管结合,“服”就是优化服务。“‘放管服’其实是今天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希望政府的改革让企业家激发活力创造条件,希望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层次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自贸区改革也是供给侧改革。”

“自贸区是以开放来倒逼改革的一个重要试验田。”张湧说,今天我们改革的动力是非常充足的。在开放的环境下,在真正全球化环境下,倒逼我们的改革,尤其是来改造我们政府的管理模式,包括监管模式,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上海自贸区第二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在开放的环境下,用开放来倒逼政府转型,上海自贸区从二周年到三周年进发的时候,要想想有没有坚持这两个初衷,一个是对标国际,一个是政府职能转变。

  事实上,2015年,产业链金融风起云涌。在商业银行、融资租赁、保理等深耕不断的背景下,部分产业链大型核心企业、互联网巨头开始先后强势介入,而同时,产业链金融细分行业的资管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也在瞄准机会纷纷涉足。

  对此,张湧建议,互联网金融需要真正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资金加速的问题。企业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这些问题,传统金融体系很难解决,但是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互联网金融现在也碰到不少问题,有很多是伪创新,有很多是逆向选择。因为市场上有很多伪创新,监管部门分不清楚伪创新还是真创新的时候,就有可能把整个创新停下来,而很多真正的创新可能也退出了市场。这是我们政府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