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自贸片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发展的重要历程

        从2013年平潭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到2015年5月4日平潭发出全国首张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号”营业执照,平潭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迈出了巨大步伐。平潭网特此为您盘点这些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历程。

1.2013年11月29日福建对外颁布《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在平潭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于2013年11月2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9日公布施行。平潭研究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12月1日起公布施行。平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先照后证、商事主体直接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市场主体、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改年检制度为年度报告制度、实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等9个方面,以“宽进严管”的商事登记制度利于台商投资兴业。2013年12月2日平潭工商管理部门向薛清德的“丰辰百货”颁发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的第一本企业营业执照。

2.扩大“直接登记制”“土洋结合”,促进外商企业落户平潭

        2014年2月28日,平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扩大延伸了直接登记制,将适用范围扩展至所有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全国最早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的地区,并对来岚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商务助理“一条龙”服务。平潭在全国率先试点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凡使用“平潭”作为行政区划的商事主体名称,申请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字号和行业特征进行名称登记。我区特别是首创允许企业在办理名称中使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繁体字等作名称。

3.服务进入e时代,手机也能注册企业

        2014年5月26日,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需求,区数字办负责开发,以商事登记业务为主的“手机预审平台”正式启用。平台开设“网上办事”、“规范指南”、“我的事项”三大模块,实现商事主体注册登记在线申办,工作人员在后台审核指导。申请人只要通过扫描行政服务大厅宣传海报上的二维码,就可通过手机下载APP软件,通过软件在线咨询商事登记相关政策和问题。申请人还可实时查询审批进度。预审通过后申请人直接拿原件到窗口办理即可,这减少了往返办证大厅次数。而以前投资者有时因为材料不齐或者有错误,要来回跑个4、5趟才能办好。

4.“企业年报”启动,网上申报即可

        “以前每年的3 月至6 月都要记得企业年检,但公司人手不够,经常忘记年检而被罚款,现在的企业年报制度真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只要把公司报表传到网上就好了。”在平潭经商多年的王先生这样说道。2014年8 月1 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正式启动,商事主体须通过福建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申报2013年年度报告,并通过平台向社会公示。

5.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半年成效明显

        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平潭新登记市场主体2389户,同比增长98.27%,其中企业986户、个体工商户1403户,分别增长106.36%、92.98%。。改革举措有效推进,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延伸“直接登记制”,扩展至所有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放宽企业名称,率先试行“三证一章合一”,协助拟定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首创手机预审平台。服务效能显著提高,简化登记事项和提交文件,现场预审材料不超过30分钟,工商登记时间统一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备案、股权出质等业务当场办结,个体、个独及合伙企业登记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6.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周年“井喷”发展

        2014年12月1日,是我区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周年。总的来说平潭商事制度改革进入高速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一是先照后证”再现“平潭速度”。根据这项措施,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时间。二是平潭“零首付”注册,实现创业梦想。我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从某种意义上说,“零首付”也能注册公司,只要在章程约定的期限内到资就行。注册资本“ 认缴登记制”,大幅降低了准入门槛,投资者创业热情高涨,各类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发展。三是“三证一章合一”,大幅缩短登记时间。“三证一章合一”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公章刻制备案等需分别办理的业务集中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三证一章”窗口,实现新注册登记企业一次性提交申请资料、一次性缴清所有费用、一次性办结设立审批事项,办理登记总时限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

7.平潭再次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2015年3月9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台商莫海鸣在网上填好信息采集表并通过审核后,3小时内就在窗口领到了“三证合一”的商事主体营业执照、公章及相关材料。“平潭推行商事主体登记网上申报系统,采用"一表填报、一书申请、一次提交、一口受理、三证合一、立等可取"的运作模式,企业注册3小时办结,这是全国速度最快的,只有平潭实现。这是平潭自贸试验区全国独创的一项举措,标志着平潭进入企业注册的‘小时代’。

8.平潭首推联络地址登记制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2015年3月17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所经营的项目无需经营场所或暂不需经营场所的,申请人可提供联络地址登记注册,该地址仅作为联络使用。平潭联络地址登记制是大陆首推,进一步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住所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投资更自由便利,为平潭打造更为宽松的投资软环境,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

9.平潭自贸区挂牌助推实行“六个一”服务模式,发行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

        4月21日上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揭牌,平潭自此进入了“实验区+自贸区”两区双核驱动时代。挂牌当天我区正式实行的“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证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的“六个一”运作模式,将企业注册登记服务由承诺件转变为3个工作小时的即办件。此外,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也同步颁布,企业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实现工商部门注册号、税务部门税务登记证号和质监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的集中验证和展示,实现‘三证合一,一证三号’及将来的‘一证一号’登记。”

10.平潭发出全国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

        2015年5月4日上午8点,平潭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发出全国首张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号”营业执照。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谢秀桐介绍说,此次采用统一编码的执照将率先在福建自贸区三个片区试点成功后,逐步复制、推广到全国。从“一证三码”到“一照一号”,将企业设立审批办理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小时之内,标志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又迈出了一大步,成为全国审批速度最快的改革先行区。

作者: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