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扬帆向蔚蓝远航(共建“一带一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羊城加快发展步伐。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多次表示,当前,广州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立足自身区位、市场、产业、交通、文化、生态和营商环境等综合优势,加快创新驱动,着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回眸历史,南越王建城伊始,广州就开始探索远洋航线,明清时期更是长达83年保持着“一口通商”,是响当当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思变、沟通、包容、敢为天下先”的海洋文化,早已成为“南国明珠、千年商都”的基因。
  放眼全球,世界公认的城市群,均因海而生,兴港而荣。广州,也正与香港、澳门三足鼎立,构筑起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 则搭起新中国连通五洲的桥梁,至今仍是外经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广州提升辐射力、竞争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必然选择。”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林江指出。
  “早日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任督两脉’,让内地高端制造业从广州走出去,让国际商品、跨国资本从广州走进来,让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落地生根。”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信心满怀。
  行胜于言。
  3月26日,面对全球投资者,广州一举推出21个重点招商项目,总额超过1100亿元,合作范围涵盖港口建设、金融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同时,加快推进建设156个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点项目。
  令人振奋的还有,广州已与33个国家3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19个国家23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关系。白云国际机场已开发国际航线128条,航迹覆盖五大洲。广州港已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49条,缔结国际友好港22个。
  广州还充分利用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今年一季度,广州利用外资增长20%,对外投资增长1.4倍,外贸出口增长22.6%,高于全国17.7个百分点。
  “目前,南沙港区10万吨深水码头已达10个,2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开始试运营,另外4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正施工建设。我现在就是一个推销员,去到哪儿都要把‘一个中心’‘两张网’‘三个地’吆喝一遍。”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小明告诉记者。
  据介绍,“一个中心”是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两张网”,一张是面向全省和泛珠地区的内陆揽货网,年内要新设10个“无水港”和办事处,一张是面向国际、立足“一带一路”的国际海运航线网,年底要新开15条国际航线;“三个地”,是说广州港是风水宝地、政策高地、成本洼地。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在南沙举行。随后,南沙新区片区10项创新业务启动、10个重点项目启动、100个注册企业获颁营业执照。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指出,除了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将面向世界先进发达国家,重点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加速发展跨境电商、金融租赁、航运物流、高端医疗等高端新业态。
  珠江口,带着责任和使命,广州又扬帆,向着蔚蓝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