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进展

7月24日,区人大常委会举行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报告会,听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作“全面推进自贸区建设情况”专题报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周绍,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花以友、陈建、吴大器出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品华主持会议。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已逾22个月,浦东正以“开放促改革,创新促发展”的态度,不断扎实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试点工作。今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了从“建”到“扩”的重大突破,扩区后的重点任务主要分五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制度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度创新,以及进一步深化试验区功能拓展。

  扩区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突破,包括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由基础性制度和专业监管制度组成的事中事后间体系。扩区后,浦东将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制定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方案,加快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摸出一套创新治理的新模式。

  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方面,2013年自贸试验区首份负面清单出台,共190条,开放度已经超过80%。随后每一版负面清单出台,都对条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缩减。今年,扩区后的负面清单比2014版又减少了17项,透明度和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服务企业,便利投资,新区还推动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随后又完善了准入“单一窗口”制度,从“五证联办”向“七证联办”拓展,使企业办事更加便利。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改革方案中,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人才流动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此,新区政府着力营造“双自联动”氛围,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优势,突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几大瓶颈问题,其中包括: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创新保税研发模式、建设张江空服中心。

下一阶段,扩区后的自贸试验区各个片区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具体深化。譬如,保税区片区将率先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陆家嘴、世博片区则将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开放优势,着力提升高能级机构和要素市场的集聚功能;张江、金桥片区目标在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优势,加快推动创新转型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eea3cdcd-2b1a-49ae-b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