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海银监局代表监管部门向上海外高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颁发了金融许可证,标志着自贸区成立以来,首家注册并经营在自贸区的财务公司成立。根据定位,外高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将成为外高桥集团的“内部银行”,担当资金管理中心及金融服务中心等职能。
据了解,从自贸区挂牌之初,外高桥集团即启动了财务公司的筹建,并于2014年12月16日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的批复,成为第一家在自贸试验区注册并经营的集团财务公司。外高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亿元,由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早在2009年,外高桥集团就成立了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和运作集团系统的资金,并通过设立资金池归集和调度系统内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财务公司成立奠定了管理基础。为支持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中国银监会发文明确支持自贸试验区内设立非银行金融公司,其中包括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此次设立的财务公司,其实类似于外高桥集团的‘内部银行’,”外高桥集团副总经理、外高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忠表示,“在原有外高桥集团资金池的基础上,财务公司通过集中运营、管理和结算,为外高桥集团搭建符合企业特点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和资金管理信息平台。”
姚忠介绍,外高桥集团总资产380亿元,净资产150亿元,全资控股的有85家成员企业,参股企业100家。在财务公司的规划中,另一目的是帮助各成员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净现金流的集约力度,加强资金使用的全过程控制,提高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本运作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外高桥保税区物流贸易业务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三成由外高桥集团系统公司承担。在财务公司下一步计划中,将协助这些成员单位做结售汇业务,降低其运作成本。
“以前这些业务交给银行做,但银行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今后由财务公司做,可以灵活根据外汇汇率波动,给予成员单位更为合适的结售汇方案。”外高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丹介绍。此外,外高桥集团成员企业之前遇到的保税展示所需的信用保证、国际中转的仓单质押等,都有望得到财务公司的支持。比如,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的客户到自贸区做保税展示,需要税款担保,财务公司就可以为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提供信用保证等。
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运作以来,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不断向深层次迈进,其中,外高桥保税区在金融创新方面,更是不断有所突破。仅2015年1到5月,保税区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业务规模逐月攀升,境外投资发展势头迅猛,完成境外投资额201.9亿美元,增长35.4倍,跨境人民币结算额2683.5亿美元,增长235.4%,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874.9亿美元,增长4.7%;截至今年5月,保税区共新设一行三会金融牌照机构129家,股权投资等类金融机构1268家,金融信息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等与金融相关的企业4318家。
外高桥集团亦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自贸区成立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外高桥集团共完成跨境直贷金额34.26亿元,完成FT账户人民币贷款57.07亿元,相对低成本筹集的资金将用于自贸区外高桥片区的开发建设和功能平台的运营。
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榕斌认为,在参与全球国际竞争中,通过设立集团财务公司,有利于外高桥集团更合理地配置集团内外资源,更畅通境内外资金融通渠道,更好地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f6b20e14-4359-4a01-9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