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珠海“三大引擎”“三大行政区”如何发力创新驱动

横琴、高栏、高新“三大引擎”和香洲、金湾、斗门三大行政区创新驱动发展有何进展和计划值得期待?

 

珠海将加强与澳门的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图为澳门投资者成立的公司获得首张由横琴新区颁发的港澳台企业批准证书。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创新驱动,在全市一盘棋的创新版图里,区一级承担着重要的平台功能。那么,横琴、高栏、高新“三大引擎”和香洲、金湾、斗门三大行政区创新驱动发展有何进展和计划值得期待?市与区上下联动、区与区横向互动将会有什么新动作?

对标深圳、立足实际,各区负责人13日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的新思考和各区创新驱动的新进展和计划。在珠海近年来的发展定位下,以及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后,各区立足于自身基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高新企业培育、人才引进、项目建设等方面频频发力,取得明显进展。但对照珠海实现发展定位的内在需要,相比先进地区以及基于珠海战略机遇期的发展潜力,各区创新驱动发展仍有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从各区13日初步披露的计划和思路来看,从创新载体建设到资本发展,从人才引进到政策完善,从宜居环境到高效服务,随着区域创新生态链的不断完善,珠海创新驱动也将迎来越来越强的“区动力”。

1、高栏

智慧港口力争三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港货物吞吐量三五年内达到2亿吨,着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珠江门户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动力源泉,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基石。在本次学习考察中,由高栏港牵头,对深圳的港口物流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当前,深圳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和前海蛇口自贸实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发挥港口的战略作用,着力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市委常委、高栏港经济区党委书记赵建国在发言中表示,港口是珠海的战略资源和发展引擎,高栏将学习深圳经验,围绕“战略瞄准第四代港口、近期主攻第三代港口”的总目标,发挥港口战略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航运和贸易功能,力争用3—5年时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建设成为“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重要引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珠江门户。

他表示,珠海港将围绕建设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的目标,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在大力推动集装箱业务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大宗散货、油气化学品业务。在正确的战略定位之下,珠海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粮食码头、10万吨级石油码头和装备制造配套码头等一批重大港口码头设施建设,并加快完成15万吨级航道工程,提升港口等级规模和总体吞吐能力。

按照计划,高栏将积极发展物流新业态,主动对接横琴自贸实验区和港珠澳大桥,加快申报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加快推动集装箱、煤炭、矿石、化工等物流园区建设,培育第三代国际港口的物流贸易服务功能。依托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全方位推进港口物流供应链建设,发展配送、金融、保险、商检、代理和大宗商品交易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务,打造港口物流综合型供应链服务平台。

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赵建国表示,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出政府监管、部门审批、企业运营、客户需求互联互通的综合电子物流平台,实现客户申请、集中审批、代理收费、物流调配和结果反馈等一站式智慧服务,基本接近新加坡等国际先进港口管理水平。

“另外还要大力拓展经济腹地,全力加快平沙新城建设,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直接经济腹地,加强与佛山、中山、江门、阳江等地的战略合作,引导珠江口西岸城市货源向高栏港集聚。”赵建国说。

2、横琴

金融创新主攻“四个业务中心”

着力优化创新驱动法治环境,申请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横琴是珠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表示,横琴下一步将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抓紧积极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打造葡语系、西班牙语系国家经贸平台和金融四个业务中心建设;加强与澳门的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大力发展横琴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服务业。

制度创新是横琴积极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横琴近期将抓紧出台横琴自贸片区一年和三年改革创新方案,其中包括优化法治环境、创新监管模式、创新政策管理体制等多个内容。

据了解,横琴将计划建设珠海金融争议仲裁中心,并申请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探索建立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通道,为创新驱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创新监管模式方面,横琴将完成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企业年报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争取年内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一站式”验放系统的开发建设,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一致的“先进区、后报关”、“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等通关监管措施。

此外,横琴还将着力创新政务管理体制,11月底前公布行政部门“权责清单”,并在成立综合执法局、建立“大综合执法”体系的基础上,10月底前开发数字城管配套网络支持系统。

围绕配合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横琴将以进口商品展销体验中心为载体,推进与葡语系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同时,推动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中心、要素交易中心建设、财富管理中心、跨境业务中心等横琴金融4个业务中心建设。

在加强与澳门深度合作方面,横琴将在11月底前设立澳门青年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引导内地企业在横琴和澳门设立面向葡语国家投资的资金运营中心和结算中心,积极探索开展粤澳及葡语系国家金融合作。

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横琴将推进产业人才入户便利化,创建重大项目人才入户配额制;研究港澳建设工程类专业人士、会计师、审计师、医生等在横琴执业问题,推进有关专业人士资格互认。

3、高新区

机器人科技园有望8月动工

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家

高新区是珠海创新驱动的主战场。结合深圳学习考察,高新区党委书记张宜生介绍,下一步高新区将从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一批创新项目落地、分产业加快制定扶持政策、在中关村专门设立驻点招商、加快形成大孵化器格局、大力支持金融改革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结合已出台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优惠政策,该区将建立后备企业培育库并举行专门的申报培训,今年纳入后备库企业60家,进入申报程序27家,力争年内新增高企超过20家,总数达到126家。

一批创新项目正在加快落地。据了解,高新区将力促8月中旬举行机器人科技园和ABB新厂房动工仪式。目前ABB项目先期租用的生产厂房及办公用房改造已竣工,7月底相关设备可进场调试。

此外,魅族科技园已确定选址前环地块建设总部基地,云洲智能科技无人船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功能调整已公示,纳睿达项目预计8月份可完成样机生产。这些企业为高新区创新驱动提供了扎实的项目基础。

在政策扶持方面,高新区将立足于其主导产业,分产业制定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智能硬件等系列扶持政策。引导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和公共创新展示平台,大力推广和展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高新区还将在深圳、中关村专门设立驻点招商,持续引进创新企业和创新团队。

未来,高新主园区将整体打造成集“创业苗圃、加速器、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和特色产业园”等创新平台为一体的“大孵化器”。一方面加快推进现有闲置楼宇和旧厂房升级为孵化器、加速器,今年重点启动唐家第二工业区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扶持高校利用部分科研用地建设大学科技园,支持企业、高校设立“创客空间”。此外,高新区还将在今年年底举办高新区首届创新创业创意大赛,邀请港澳创新团队参加。

而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高新区将修改完善政府天使投资政策,增强与市场化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协同互动,力促市、区联合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在高新区落地,着力解决高新企业融资问题。

4、香洲

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要达180家

将建设“四位一体”的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香洲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借鉴深圳经验,今后香洲将从提高政府创新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资本的创新推动作用、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创新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完善创新要素引进机制等领域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闫昊波表示,首先需要提高政府创新的引导作用。未来,香洲区将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全面梳理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使之适应香洲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同时,香洲区会建设技术转移平台,加强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引导辖区企业主动将高端技术在香洲实现产业化。另外,还将完善创客服务体系,引入36氪等专业创客机构,建设创新创业苗圃和创业孵化器,打造融创新、创业、创客于一体的创新驱动示范平台。

明确政府创新的引导作用之外,闫昊波表示,香洲区还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未来香洲区将持续加大培育力度,推动创业创新主体加快从‘小众’向‘大众’转变。”据了解,香洲区将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确保到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0家。

闫昊波认为,对照深圳各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香洲区仍存在不少差距,除了明确政府和企业定位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资本、人才和制度的优势。

在资本的创新推动方面,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领投”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创投”作用,依托香洲金融街等载体,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和支撑。

在创新要素引进机制方面,一方面,香洲区将整合区科工信局、投促中心、组织部、金融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构建产业链、资本链以及人才链,打造引技术、引项目、引人才、引资本“四位一体”的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将改变原来的“以地为主”的招商模式,实现向“房地并举”或“以房为主”的招商模式转变。

5、金湾

依托8个倍增目标提升创新综合实力

公共研发平台将是创新载体建设重中之重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力量。这次学习考察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之行,是一次借鉴经验、再创优势之行,对于金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金湾区委书记吴轼表示,金湾区将借鉴深圳发展经验,立足自身,以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抓好研发机构和公共平台建设、大力培育聚集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快构建鼓励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等5方面推动金湾创新驱动战略。

目前,金湾正在大力发展航空、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三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是科技创新。金湾区将把创新驱动作为金湾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引导,高起点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金湾区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研发投入、孵化能力、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等8个倍增目标的落实,全面提升金湾城市创新综合实力。

在资金投入方面,金湾将建立财政科技拨款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改革,通过引导基金、投资补助、风险补偿、费用补助、资本金注入等多种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型企业。

除了资金投入建设外,对于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公共平台建设金湾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金湾的研发机构和公共平台较少,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待提升。”吴轼表示,金湾要通过实施创新载体建设行动,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

“重点支持丽珠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及联邦、生物化学制药厂、润都等省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其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的能力。”吴轼说。

在培育聚集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吴轼提出,金湾将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点加强符合金湾产业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依托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航通飞、丽珠医药集团、联邦制药等大学院校、企业落实“蓝色珠海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更多高端人才。

6、斗门

未来将建三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今年基本完成西部生态新城斗门片区规划编制,提升城市环境

“狠抓生态领域的发展环境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狠抓‘三高一特’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狠抓政策引领,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斗门区区长周海金表示,要用三个“狠抓”全力推动全区创新驱动发展。

扎实的产业基础将为创新驱动提供肥沃土壤。周海金表示,斗门要狠抓“三高一特”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未来将要建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端电子电气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建成之后,斗门将进一步开发释放产业的高端性、创新性和产业活力,注重产业的聚集作用,做好创新企业的孵化工作,通过创客和众创空间的多样化发展,培育更多的特色科技产业,带动斗门的创新发展。

通过政策引领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是斗门的工作重点。周海金说,在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方面,斗门将着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做好区内明星企业的人才需求摸底,引导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接高端才人。

同时,斗门将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玉柴船动、凌达压缩机、瓦锡兰中速机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在珠海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机构,并逐步申请省级、国家级认定。

此外,斗门将为创新驱动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周海金表示,西部生态新城是斗门城市建设的重点,斗门计划在2015年基本完成高端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规划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地清理整合工作,并使得产城融合项目轮廓初显,区内微交通循环更加畅通,全面拉开西部生态新城开发的总体框架。

原文链接:http://zh.southcn.com/content/2015-07/14/content_128334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