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议事会
本期嘉宾
周志红: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林恒风:番禺莲花水乡运营中心总经理
记者:近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南沙开发区分局发布了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综合体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标志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项目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邮轮码头综合体项目位于南沙自贸区南沙湾区块,该项目拟充分利用南沙游艇会至南沙大酒店770米的岸线资源,由中标人负责建设完成一个22.5万吨邮轮码头和10万吨邮轮码头以及航站楼。南沙与香港离得这么近,如果一起发展远洋的邮轮码头,是否会形成过度竞争?
周志红:广州与香港的发展邮轮旅游经济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合作,两者一起可以优势互补,进行差异化定位,充分发挥粤港澳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共同构建粤港澳邮轮经济产业链,形成粤港澳国际化邮轮旅游目的地。
林恒风:广州建邮轮母港,目前谈不上过度竞争,眼下更重要的是向香港学习重点要做好地缘旅游推广,要有地方性特点很强的、值得停留浏览观光的点组成的面,吸引国际邮轮停靠才能有吸引力。各点的配套设施与接驳流畅程度,有无足够的公共设施,公共信息指引、醒目的识别系统、包括巴士、地铁一日通卡,的士能否做到刷外卡支付等便捷性高涉外性强的服务能力。
记者:邮轮母港的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结构的调整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可以成为出发港,让广东游客免去舟车劳顿到别的地方登船,另一方面还可以成为挂靠港,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邮轮游客,带来大量的入境客流。现在,广州应该如何吸引国际邮轮公司把广州南沙纳入航线之内?
周志红:仅靠南沙和广州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从全省的高度进行统筹考虑。广州国际邮轮母港的发展除了码头配套设施的完善之外,南沙和广东其他区域之间的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信息分享和推送系统,旅行社、景区、交通等旅游市场主体之间的无缝合作、国际化的邮轮旅游经营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树立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水平,这些都是影响南沙邮轮母港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因素。
林恒风:广州也是以经贸性为代表的商业城市,要突出比国际化更高的香港只能打本土特色牌。邮轮在码头一般停留时间1~2天,组成深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做活做好邮轮母港。各地政府没有统一建制的对外城市推广工作机构、经费是比较大的障碍。
应突显自贸区优势
记者:邮轮码头是一个综合体除了泊位之外,其实还涉及到口岸服务、交通保障、商业、旅游、酒店等,广州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周志红:和国内其他母港相比较,南沙邮轮母港具有无可比拟的自贸区优势。广州需要充分发挥南沙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口岸通关、人员便利化通行,物品检验检疫,边防边检以及商品免税、跨境贸易等多方面构建适合自由贸易政策下的邮轮旅游促进政策及邮轮经济产业链条,以突出自身在国际上的独特地位和竞争优势。
林恒风:检视下我们市区内游览点能做到一次性停放3000人团队(约750辆大巴),至少也要同时停靠100辆大巴的能力;另外,有足够的专业外语地陪,没邮轮时,团队平时靠啥吃饭?怎么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高素质?都需统筹考虑。(记者 罗磊)
《广州日报》2015年8月18日TT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