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被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我市国有企业参与自贸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我市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挑战也势将空前巨大。那么,如何适应横琴自贸时代带来的新形势,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是我市国有企业发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加快转型升级是国有企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横琴自贸区正在加快以制度创新为主体的改革创新工作,为产业招商引资打造便利条件,为促进产业聚集营造良好环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我市国有企业应牢牢抓住自贸区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紧扣横琴自贸区功能定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和培育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国有企业多是一般性竞争企业,部分属于专营性竞争企业,竞争的优势多依附于政府的支持和本土资源,在产业结构方面相对单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一些竞争优势在逐渐削弱,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不积极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产业,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横琴自贸区在功能定位上,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从广义上讲,这些都属于现代服务产业的范畴。而且,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产业聚集的基础设施、环境优化等硬性条件基本到位,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等软性条件也基本成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即将迎来“爆发期”。
横琴自贸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定位和战略,为我市国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新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和条件。企业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条件,积极参与横琴自贸建设,对现有业务进行清理,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旅游、休闲、商务、金融等业务拓展和深化,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备重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基建等产业。
二是着眼横琴自贸区营商环境变化,加快企业商业模式转变,全面优化和提升服务技术。发展是企业生存之道,没有发展,企业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全球金融危机孕育着一个彻底重新洗牌的时代,中国企业的“低成本时代”已经彻底终结,中国企业竞争将不可逆转地进入到“商业模式”与“资本”层面的竞争。所以,只有商业模式、赢利模式的转变,才能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横琴自贸区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最理想、最公平的地域。
在自贸区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下,占据足够大的市场份额,赢得足够多的市场回报,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而足够大的市场份额、足够多的市场回报,需要依靠的就是能够紧贴市场变化的商业模式,适应市场需求的赢利模式。企业在商业模式、赢利模式要有所创新,就应该着眼横琴自贸区的营商环境的变化和趋势,推陈出新。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是服务技术的竞争。比如说,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服务方式、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上做文章,让服务对象享受到不一样的服务,从而得到服务对象的充分认可和接受。
三是抓住横琴自贸区对外合作机遇,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发展跨国经营。深化对澳合作,加快搭建与葡语系、西语系经贸平台是横琴自贸区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战略发展目标,横琴自贸区已与澳门建立了多条沟通协调机制,正在研究制定与葡语系、西语系国家经贸合作工作方案。
我市国有企业作为本土企业,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等条件,如果能够与横琴自贸区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同步谋划、同步布局,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业务发展战略,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应该能够在加快企业国际化战略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国际竞争中把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来”方面,按照国家提出的“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思路,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主动与跨国企业设立国际采购总部,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期货保税交割仓等商贸业务方面大笔入手。“走出去”方面,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抓住当前国外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价值大幅下降的机会,选准那些具有较好技术资源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并购。
链接:http://www.zhuhaidaily.com.cn/text.php?ud_key=68732&ud_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