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张江加入上海自贸区只有一年的时间,却已在“双自联动”的战略布局下取得了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成绩。张江的发展不仅验证了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也让高层更进一步看到了张江在自贸区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意义,这一切都注定了张江将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采取新模式,用3年时间在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上海承担的又一重大国家使命,是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利好,是推进上海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将进一步加强上海特别是浦东在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大格局中的“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功能,而作为浦东发展和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张江,更是在“新模式”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新模式”下的张江“三区联动”
无论是市场推动的美国硅谷模式,还是国家推动的日本筑波模式,抑或是有承接全球产业战略转移的中国台湾新竹(硬件代工)模式,以及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外包)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其核心都是科技创新,全球知名科创中心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仅是全面创新的基础与核心,更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推进力。
而制度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依托与保障,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遭遇的“新常态”瓶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所导致的。例如,传统的科技管理制度影响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影响人才团队发挥创新活力,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影响到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进度,传统的审批制度、商事制度、跨境监管制度影响到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因此,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将形成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成为下一阶段自贸区发展中的核心任务。
自2015年成为上海自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来,上海以浦东张江为载体推进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战略,已经在接轨国际经贸的某些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在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科学大设施和国家实验室集群的“国之重器”,同时,国家还在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将形成国家为第一推动力、上海为实施主体、国家科学中心为领头羊的科创中心建设“上海新模式”,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源泉、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带动全球最好的张江科技城建设和“四新”经济集群发展取得新进展。
如今,国家又在上海布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由此上海形成了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区联动”的改革发展新局面,从而强化了国家战略和国家使命。“三区联动”的新模式,将创造以自贸区的开放促创新、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促创新、以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促创新的全面创新合力,必将把上海现有的综合创新资源优势、强大产业基础优势、创新创业人才吸引优势和集聚辐射的市场枢纽优势激发出来,加快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步伐,形成新动能、新优势、新发展、新格局。
九大创新改革引人注目
新模式必然带来新的机遇,面对新机遇,张江除了继续发挥上海闻名于全国的改革攻坚、不懈创新突破的“钉子精神”,更要抓住“三区联动”的利好,成为“三区联动”的核心载体和实施主体,在改革创新上跨前一步,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率先积极探索创新改革。
结合张江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在浦东和张江的未来发展中,在创新改革方面有九大亮点值得探索和关注。
1.以创新机制优化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生态环境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在张江科技城的核心地段,是张江科技城的点睛之笔,将建设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实施一批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卡脖子”瓶颈的重大战略项目。浦东张江将配合建设重大设施、优化引进国家级人才团队的政策环境、配套环境和生活环境,支持科研院所在张江实行机制创新,支持重大应用性原创成果在张江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2.探索鼓励创业创新的普惠税制
目前的财税政策主要是鼓励产业化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研发中心和研发为主的创新企业、新模式新业态“互联网+”企业,缺失鼓励政策。全球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引领科技创新,应对创业创新实行等同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普惠税制。
3.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
要建立以天使投资为引导、投贷保联动为支撑、股权托管交易市场为核心平台的上海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体系。在建立科技银行、推动科创板效应、建立张江科技金融集团、建设国家级科技金融中心上,取得新突破。
4.支持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发展
浦东张江已经成为国家科研院所、跨国研发中心的集聚之地,今后,要更加重视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模式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绿谷集团研究院、中信国健研究院、中国银联研究院、中芯国际研究院等通过产学研结合,在重大突破、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上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中科院高研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复旦药学院以及其他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
5.简化外资创投管理机制
目前实行的外资创投管理机制,还是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我们应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优化管理机制,同时,给予地方性的财政支持配套。
6.助推科研人才管理机制改革
尤其要借鉴国际经验,落实和完善股权激励的税收支持政策,支持在张江开展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改革,支持落实科研经费使用不限制劳务支出比例,搭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支持科技人员薪酬改革等。
7.率先打破创新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张江落实科研和人才自主权,鼓励科研院所与张江创新企业及跨国研发中心协同创新。
8.建立以创新带动创业就业的配套机制
搭建和完善国际化、高端化“双创”平台,同时,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大众创新创业,完善创新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9.着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用有效的“管”促进更多的“放”,充分利用“双自联动”机制,深化商事制度、“多规合一”等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浦东新区要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