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九大金融创新

2016年是广东自贸区成立一周年,这一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粤港澳合作、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映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尤其在金融创新方面,前海创造了诸多全国领先的创新案例,为前海塑造了标杆和品牌。

 

前海九大金融创新

 

1.国内首只跨境金融指数
2015年12月3日,由深圳前海创新研究院与香港大学联合研究编制的前海跨境金融指数(QianHai Cross-border FinanceIndex,QCFI)正式发布。

 

2.落地实施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 )
2014年8月份,外汇总局同意在深圳开展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并首批给予10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2014年底深圳市发布了试点实施细则。

 

3.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
2014年12月22日,前海金控与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深港两地共6家金融机构签署跨境银团贷款组建协议,并于2015年3月30日及5月5日分次完成5亿元跨境银团的提款工作,国内首单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业务正式在前海落地。

 

4.CEPA 10框架下合资证券、合资基金项目取得突破
2013年2月21日,前海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同意,证监会在CEPA框架下,允许符合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的港资金融机构在取得深圳市支持的前提下,在前海设立一家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中港资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经过沟通协调,2013年8月29日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十”提出放宽内地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允许符合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的港资金融机构按照内地有关规定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各设立1家两地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合并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

 

2015年8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落实CEPA补充协议十有关政策,进一步扩大证券经营机构对外开放》公告,明确了“CEPA补充协议十”框架下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股东具体资格条件,为在CEPA框架下证券服务业进一步向港澳金融机构开放内地资本市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

 

为实现深圳前海探索金融创新、深化深港合作的战略定位,前海管理局组建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金控”)分别与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及恒生银行三家港资金融机构筹划按照CEPA 10框架在深圳前海设立两家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和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5.全国首例REITs公募基金
2015年6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准予“鹏华前海万科REIT s封闭式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注册(以下简称“前海R EITs”)。2015年9月30日,前海REIT s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上市交易,成为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募REIT s产品。这一重大创新的落地,有力诠释了前海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的突出作用,前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6.首批试点外债宏观审慎管理
2015年3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共同举办了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启动仪式,正式发布了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实施细则。作为首批外债业务试点企业,前海怡亚通、首创环境、五矿供应链、华讯方舟等4家试点企业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合作,共办理外债签约金额1.3亿美元。

 

7.微众银行创新小额贷款产品“微粒贷”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也是国内首家开业的纯线上运营互联网银行。2015年5月15日,微众银行在移动终端推出了首款“白名单”邀请制、全流程线上操作的纯信用小额贷款产品——— 微粒贷。

 

8.国内第一家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
前海金控联合中国邮政、远致投资等7家股东在前海发起设立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3月25日获得保监会《关于筹建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

 

9.构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为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的现状,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同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深圳市公安局前海蛇口警务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警务办)等单位,积极探索构建完成“前海企业信用画像”研究、开展金融风险监管“火眼”等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