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检验检疫局实现e-CIQ主干系统上线运行

2016年8月15日,一批来自美国,11.48吨价值30.7万美元的进口牛皮在厦门检验检疫局通过e-CIQ系统顺利报检,标志着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以下简称e-CIQ)在厦门检区成功上线运行,在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全国实现全业务模式上线;率先全国实现覆盖全业务、全分支机构的试点上线;率先全国将企业申报系统并入“单一窗口”。

 

业务流程全覆盖

 

e-CIQ即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新系统重新整合了检验检疫部门目前正在运行的CIQ2000、集中审单、电子监管等18个系统的4000多个功能点,对报检数据、体系监管数据、法律法规、工作手册等业务资源实现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质检总局对全国检验检疫业务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

 

厦门检验检疫局是e-CIQ主干系统第二批试点单位。基于对该系统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该局决定采取全业务模式、全机构方式推进e-CIQ。

 

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2016年7月11日,厦门局下发《厦门局e-CIQ主干系统试运行工作方案》,宣告该项目正式启动。局长马元林亲自挂帅,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全局业务骨干攻坚克难、高效工作,确保各项业务都能顺利报检通关。

 

系统切换一次性

 

该局先后举行系统内专场培训班20个班次,培训人员近千人次,做到厦门局业务骨干和一线人员循环全覆盖。

 

“所有困难要想在前面,确保不留死角!”8月3日,厦门局以双系统并行模式开始了e-CIQ上线运行的“演练”。所谓“双系统并行”指的是,企业在e-CIQ端录入报检信息后,数据同时传入CIQ2000和e-CIQ系统。此举一方面保障企业正常报检通关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组织检验检疫人员根据企业端数据在e-CIQ系统进行模拟业务操作,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8月3日至8月14日,该局共模拟报检13262批,发现问题185件,截至目前共解决138件,确保e-CIQ主干系统能平稳实现一次性切换。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演练”,无数次来来回回的问题分析和报告,8月15日,e-CIQ主干系统正式在厦门口岸试运行。厦门局此次上线试运行一次性覆盖全局12个分支机构、3个事业单位和辖区所有进出口企业。

 

数据录入一个窗

 

信息化带来便利化。把握本次e-CIQ主干系统上线试运行的有利契机,厦门局将E-CIQ主干系统企业申报端全面切换至厦门“单一窗口”,进一步提高便利通关力度。企业只要通过“单一窗口”,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即可完成申报,实现“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涉企无小事。为了确保企业能顺利实现系统切换,该局组织了厦门单一窗口e-CIQ企业申报端培训,培训厦门检区报检单位报检人员500多人次,组织企业端软件开发商、厦门电子口岸公司等免费为企业安装、维护e-CIQ系统,期间共为企业解决问题7800多起,完善系统37次,确保企业端运行畅通。

 

厦门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林世峰表示,e-CIQ系统作为“互联网+质检”的基础和构建“智慧口岸”的核心,对于统筹全国检验检疫一盘棋,有着重大意义,“e-CIQ系统上线后,整合检验检疫内部多个业务系统,业务流转将更快,有助于减少企业负担,提升机关效能。”

作者: 
厦门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