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经济数据追踪

截至10月份,天津自贸试验区内累计设立各级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00家,“一带一路”项目库初步建成,入库项目逾80个,总投资1800亿元。

 

2016年10月,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90项改革任务已完成57项,两批175项制度创新举措已完成141项,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央行发布的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落地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超过70%的措施已落实,自贸试验区内累计设立各级持牌金融机构123家。

 

自贸试验区挂牌到2016年6月末,区内主体累计新开立本外币结算账户近2.3万个;办理跨境收支544亿美元,占全市的26.9%;结售汇211.4亿美元,占全市的17.6%;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192.8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39.5%。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人士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贸易及投融资更加便利。一是货物贸易A类企业贸易外汇收入无需开立待核查账户、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政策,在简化银企办理业务流程的同时,节省了企业办理业务时间,有效提高了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截至6月末,区内A类企业累计办理贸易外汇收入直接结算账户近4万余笔、金额101.14亿美元,办理外商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项下各类外汇登记363笔、金额281.1亿美元。二是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统一了境内机构外债政策,拓宽了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和规模。截至6月末,区内企业共借用外债1.4亿美元;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外债签约登记57笔,外债签约总额达197.26亿元。三是资本金、外债意愿结汇政策方便企业自主选择结汇时点,管控好汇兑风险。截至6月末,区内企业共办理资本金、外债意愿结汇合计8.3亿美元。
 

金融业务更加开放。自贸试验区银行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政策,可有效提高自贸试验区商业银行人民币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走出去”企业融资成本。该业务可为企业降低0.2%的融资成本。截至6月末,已累计贷款73笔,金额44.87亿元。同时,自贸试验区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品服务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和套期保值需求。截至6月末,交易金额8.2亿美元。
 

资金使用更加高效。跨国公司集团开展本外币资金池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全球统筹管理,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配置资源。截至6月末,天津辖内银行累计为34家企业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结算量229亿元人民币。有5家企业完成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备案,国际、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合计归集资金3373万美元。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稳步推进,融资租赁聚集度不断提高。金城银行、华运金租、汇丰银行等民营、外资金融机构顺利开业。跨境本外币资金池、跨境融资、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创新业务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016年6月底,区内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31家,跨境收支额554亿美元,占全市26.9%;跨境人民币结算1192.8亿元人民币,占全市39.5%。租赁业创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目前自贸试验区各类租赁公司近2200家,其中融资租赁公司总部超过800家;租赁飞机累计超700架,约占全国90%;租赁船舶达到82艘,约占全国80%,集聚效应十分明显。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金改30条”等政策出台及融资租赁环境持续完善,东疆保税港区在飞机租赁领域大展拳脚。截至目前,东疆已累计注册飞机租赁企业920家(含35家总部型飞机租赁公司);共完成754架飞机租赁业务,约占全国飞机租赁业务90%的市场份额。同时,东疆也完成了飞机离岸租赁、飞机联合租赁等30余种创新模式,全国100%的航空租赁创新结构都产生在东疆,这里已成为中国租赁产业的聚集地和创新高地。预计到本月底将完成780架。从飞机资产的分布来看,目前大飞机已有578架,占比达到77%;通用航空飞机共有70架,占比9%。“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一直是东疆飞机租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在专业化方面,东疆租赁市场日益细分,通航板块崛起,公务机板块回暖,发动机租赁成为新亮点;在专业化方面,资产交易正逐渐常态化,今年已完成30多单飞机资产交易操作;在国际化方面,东疆税收政策正逐步国际化、跨境交易常态化,境外企业业务稳步增长。”

 

2016年上半年进口汽车1.6万辆。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创业热潮不断涌现。目前,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在30家企业、5家平台全面展开,今年上半年进口汽车1.6万辆,进口额8.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6%和80%。

 

据了解,天津获批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综合试验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并与海关总署全国版系统成功对接。保税展示交易业务顺利开展,东疆片区在10个省市设立的30家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和欧洲贸易中心、环球购等项目深受百姓欢迎。“双创特区”正式挂牌,腾讯开放平台、甲骨文——天津大学创始空间等16家众创空间、近2800家创新创业企业落户。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滨海新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2016年上半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4335.11亿元,同比增长10.8%;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工业增加值2536.50亿元,同比增长11.5%;消费市场稳中有增,商品销售总额9155.28亿元,同比增长1.6%。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59亿元,增长0.9%;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603个,注册资本金4221.5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5%和97.5%。2016年1至7月,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5.35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全年计划的52.1%;合同利用外资17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41.8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8.9%;实际利用内资676.99亿元,同比增长15.0%,完成全年任务的5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2.49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全年任务的61.5%。

 

天津自贸试验区从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3家,占滨海新区比重的83.63%,其中800家通过备案形式取得了设立的资格,便利化程度达到了96%,投资便利化和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提升。

 

2016年1至7月,东疆保税港区租赁企业完成96架飞机进口,进口额36.6亿美元,增长37%,占进口额的68%,成为区域进出口的创新增长点之一。今年以来,在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全市首个跨境电商集中查验中心建成,目前30余家知名企业已完成签约,保宏、中邮松昌、中外运、中远物流等知名企业在园区内建设的公共仓投入使用。而在平行进口车方面,自5月20日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政策正式落地以来,截至8月22日,东疆已通过海关备案试点企业28家、试点仓储企业24家、入区检测平行进口汽车17049辆,进口贸易额达7.8亿美元。

 

此外,在东疆“金字招牌”融资租赁板块,10项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中涉及租赁领域业务的金改创新在东疆落地,这也进一步吸引了知名租赁企业在东疆完成租赁业务。据统计,今年前七月,仅在飞机租赁版块,东疆就累计完成了96架飞机进口,进口额36.6亿美元,带动了区域进出口贸易发展。

 

据悉,目前东疆以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海外工程出口等为代表的新兴贸易业态蓬勃发展,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区域进出口。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疆外贸进出口完成50.6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无独有偶,在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东疆保税港区跨境电商集中查验中心建成,联调测试工作已取得成功。优易、背代库、华润、开心购等4家电商企业已实际备货入区,商品货类涉及纸尿裤、化妆品、保健品、鞋、羊毛被、进口眼镜6大类商品。宝贝格子、有棵树、威时沛运等20家企业正在对接系统。而在平行进口汽车方面,自5月20日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政策正式落地,截至8月22日,东疆保税港区已通过海关备案试点企业28家、试点仓储企业24家,入区检测平行进口汽车17049辆,进口贸易额达7.8亿美元。自5月20日起至8月22日共有7377辆车辆享受3个月保税政策,进口贸易额3.36亿美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东疆保税港区进一步促区域发展的一招好棋。

 

天津港保税区发改局调研员戴凤山介绍,2016年以来,保税区已吸引金佰利、和路雪、百泰生物等66个京冀项目落户,投资总额超过70亿元。

 

10月26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天津自贸试验区经济运行数据进行通报。据悉,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24321户,注册资本(金)7875.97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内资企业21323户,注册资本(金)5118.07亿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49户,注册资本(金)2756.15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649户,申报资金1.75亿元。在新增市场主体中,注册资本(金)超10亿元的150户,超亿元的1670户。截止2016年9月30日,天津自贸试验区共有市场主体46833户,注册资本(金)1605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内资企业38248户,注册资本(金)11612.25亿元,外商投资企业3127户,注册资本(金)4438.52亿元,个体工商户5458户,申报资金4.26亿元。

 

三个片区方面,今年1至9月份,东疆保税港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0.69亿元,同比增长0.8%;商品销售总额1102.4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金额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44.5%。中心商务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0.6亿元,同比增长32.1%;商品销售总额33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0.9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金额13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4.5%。天津港保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9.3亿元;商品销售总额3804.3亿元,同比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14.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1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金额16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0.3%。

 

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中方累计对外投资额已达到 171.7 亿美元。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天津自贸试验区在 政策制度创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设立了“ 走出去” 政治风险统保平台等。据了解,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 中方累计对外投资额已达到 171.7 亿美元,其中今年 1-9 月份,投资额累计实现 11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 倍。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达 24321户,其中注册资本(金)超 10亿元的 150户,超亿元的 1670户。

 

2016年前9个月,天津港累计完成有色矿吞吐量1589.2万吨,同比增长14.7%。其中,锰矿货源市场份额得到稳步提升,今年前九月全国进口锰矿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天津港锰矿同比增幅22.6%,占全国进口锰矿的份额近80%。

 

2016年以来,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创新政策落地及在融资租赁升级改造等政策支持下,新区融资租赁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10日记者从中国租赁联盟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获悉,新区对融资租赁企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统计,截至9月底,总部设在天津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不含单一项目租赁公司、分公司和海外收购的公司)达到1111家,比年初的697家增加了414家,其中多数设立在滨海新区。同时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飞机、船舶创新租赁业务在这里完成,目前新区飞机、国际航运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分别占全国的90%、80%和100%。

 

2016年以来,东疆保税港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综合优势,以招商为先导,努力打造高水平发展的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服务京津冀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增长。据统计,今年1-10月,东疆共注册京津冀企业975家,占企业总数的55.7%;注册资本共计798.84亿元,占总注册资本的41.5%。其中京企261家,注册资本共计452.47亿元,企业单体平均注册规模达1.73亿元。

 

东疆企业注册数据

■2016年1-10月,共注册京津冀企业975家,占总数的55.7%

■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计注册京津冀企业4941家,注册资本2907亿元,其中京企单体平均注册规模达1.28亿元

■截至目前,已有近40家央企及其控股公司在东疆设立了80余家功能型总部

 

据统计,天津海关2016年以来办理融资租赁飞机169架,货值84.82亿美元。

 

12月20日从天津滨海新区东疆管委会获悉,日前,厦门飞机租赁有限公司利用其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保税港区的项目公司—天津津仁租赁有限公司,成功交付1架空客A321飞机并租赁给中国东方航空使用。这是厦门飞机租赁在东疆保税港区完成的第一架飞机租赁业务,同时也是厦门飞机租赁的首架新飞机租赁业务。至此,东疆累计完成809架飞机租赁业务。2016年1至11月份,东疆保税港区共完成209架飞机租赁业务(含大飞机190架,公务机4架,直升机15架),77台飞机发动机租赁业务。至此,东疆累计完成809架飞机租赁业务(含大飞机604架,公务机133架,训练机22架,直升机50架),90台发动机,94艘国际航运船舶,9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累计总额达472亿美元。据悉,此次完成首家新飞机租赁业务的厦门飞机租赁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28日成立,注册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助力航空公司盘活资产,以旧机处置为特色,兼营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业务,并逐步向新飞机租赁扩展。

 

2016年2月,过去3年,东疆保税港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3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00多个,建设取得扎实成效。201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50万标准箱,世界第四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前,据市商务委获悉,2016年全年,本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06家,同比增长6.9%;实际使用外资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去年全年,滨海新区实际使用外资71.1亿美元,合同外资274.1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比重的70.4%、88.9%。

据了解,去年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新引擎。天津自贸区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外商投资、增资企业数量逐月增长。去年全年,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5亿美元,合同外资240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比重的24.8%、77.8%。融资租赁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引资的新亮点,其中中金国际融资租赁、国鑫融资租赁、恒升融资租赁等新设项目均超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新区大项目增资势头良好,如去年高银地产增资2.9亿美元、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增资1.2亿美元等。

 

自贸试验区90项改革任务全部启动,9项制度创新成为国家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入区企业2.78万家,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547家。全市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