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航运绘就“十三五”新蓝图—将现“一核两翼三创新”功能布局

第七届国际航运战略发展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伦敦金融城、伦敦海事服务协会、招商局集团主办,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支持,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与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共同承办。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在论坛上透露,2016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浦东新区正加快推进建设具备“一核两翼三创新”功能布局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

 

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航运体系

 

根据规划,“一核两翼三创新”功能布局包括:以“国际海空枢纽”为核心,以“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地”“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为两翼,以“航运制度创新基地”“航运科技创新基地”“航运新业态孵化基地”为创新业态。

 

其中,“三创新”具体表现在“新业态”: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航运制度体系,让浦东新区成为上海航运制度创新基地;搭建航运航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浦东航运科技创新基地;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跨境电商、“互联网+”等为基础,形成浦东航运新业态孵化基地。

 

“航运新业态培育已提上日程,包括航运与互联网的结合,航运信息、交易、金融保险、仲裁等要素的集聚,以及航运人才、航运文化等新业态的培养。”简大年说,“浦东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惯例、国际经验、国际规则的吸收和借鉴,将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与自贸区改革开放战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营造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专业化的航运发展环境。”

 

“一核两翼三创新”功能布局,具体聚焦18大任务,目标是将浦东新区打造成为国际航运制度领先、现代航运服务高效、航运科技创新能力强及航运服务功能完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形成较强的全球影响力。

 

浦东与伦敦合作 最新成果出炉

 

“国际航运战略发展研讨会”已成功举办7年,有效促进了伦敦金融城和上海浦东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领域的联动发展,深化了双方航运业界的合作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上,分别举行了自贸区航运人才“双认证”试点项目证书颁发仪式与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入驻仪式,这两大项目也是上海与伦敦两大城市在航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

 

伦敦金融城市长茅杰飞勋爵认为,像这样的国际航运技术以及金融方面的信息交换、科技交换等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今后不仅在原来的轨道上继续发展,还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上海航运与金融产业基地位于上海自贸区世博B片区,致力于搭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六大特色平台。

 

据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执行主席张兵华介绍,该基地将借鉴伦敦模式,打造国际化航运信息交流中心及一站式航运行业服务综合体。一期面积约为4.1万平方米,预计到明年6月有近70家企业入驻。

 

当天研讨会主题为“国际合作:新视野、新机遇”,在随后的主旨演讲及专题讨论上,世界知名航运机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300余人齐聚,就脱欧背景下的中英航运领域合作、国际航运市场展望等主题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