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Warning: mkdir(): Permission denied 在 boost_mkdir() (行 1407/var/www/html/sites/all/modules/boost/boost.module).

李善民院长参加第四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

       2016年9月24日,第四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带队参加论坛。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分为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代表主办方致辞。她表示,当前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1+3+7”的格局,改革创新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各具特色地推进。成立以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三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编制、四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第三方评估等,“自贸区研究系列”丛书更是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王新奎为论坛作了题为《全球价值链竞争背景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在新一轮改革中,上海几乎承担了所有重要的国家改革战略试点任务,同时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引领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中心城市。这是分析上海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以及下一个三年建设的大背景。做好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周年总结评估是今年下半年的重点任务。三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主要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广大干部、从事自贸区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改革逐步达成共识;二是把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扩展到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三是将自贸试验区的管理职能放在一级政府实施,在一级政府层面上推动改革。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又进入了新阶段,分为“1+3+7”三个层次。但对自贸试验区的任务还是不明确,对改革开放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理解不够,误认为现在全球化已经停滞了,或现在是我国资本、产业强势“走出去”。正是缺乏总体认识,导致我们还是停留于琐碎的事务。因此,自贸试验区就应该放在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进行试验,而且不宜过大、过散。

       王新奎站在外部环境竞争的角度指出,全球价值链竞争是经济全球化新的基本特征,全球经济治理规则重构也逐步向价值链竞争靠拢,但现在大多数人的思路还停留在国际贸易份额竞争上。他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竞争的位置及其变化趋势,以科研经费预算制度改革的案例进一步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方向应该从以往的适应实物资本投资的体制环境转变为适应知识资本投资的体制环境。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肖林发表题为《以结构性改革率先探索高标准自贸试验》的演讲。他指出,迄今为止,全国自贸试验区以及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覆盖东中西”战略性网络格局,对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具有战略全局意义。当前,自贸试验区引领改革创新要做到“三个率先”。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压力测试,在更高层次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协同联动,在更广领域中发挥服务全国大局功能。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发表题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探索》的演讲。他表示,自贸试验区创新主要是在中央部门支持下,以地方政府大胆创新为主导,推动创新。但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审批与创新的关系未理顺。主要问题在于试验时间相对较短,一些任务未得到批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难以及时出台系统有效的政策措施等。现阶段任务是既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又要明确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央地的职责分工,要微调自贸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建立实体管理机构;调整自贸试验区的片区划分,取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划分,形成统一的区域,向典型自贸园区过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从全球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关系的角度,重点解释了TPP规则的内容与效应。新规则主要体现在8个领域,分别是服务业负面清单、外资全面国民待遇、电子商务和数字化交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劳工与环境、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林桂军认为劳工与环境标准对我国的挑战最大,并对TPP美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文莱有关劳工问题的辅助协议内容进行解读。借鉴澳大利亚规制松绑和竞争政策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投资开放领域与服务业开放顺序。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发表题为《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试点改革方向》的演讲。他对GATS和TiSA13个方面的规则进行细致解读,重点讲解TiSA对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电信业、航运业等5个敏感行业的开放要求。毛艳华表示,自贸试验区在实践TiSA规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今后改革方向有四点:完善推广负面清单制度、推动敏感行业继续开放、国内规制与准入资质的改革、加强对敏感议题的压力测试。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讲解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方向与前景展望,提出下一步发展的三点主要思路,将改革重心放在选择技术含量高的制度创新重点深化完善、选择战略意义重大的制度创新先行先试、选择对接国家顶层战略的组合型制度平台创新试验。

                                       

        此外,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还分别发布了自贸区发展指数、汇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三周年评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