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和武钢两大钢铁集团重组已获批,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昨日复牌双双涨停。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宝武集团的“内部银行”宝钢财务公司,如何利用上海自贸区创新平台,服务新组建的宝武集团?记者日前从宝钢财务获悉,公司将紧紧抓住服务集团资金管理这根主线,发挥集团资金归集平台、资金结算平台、资金监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利用自贸区政策给予的创新空间,推动现金池、票据池、外汇池“三池联动”,配合集团打造资金一体化运作平台,提升集团全球资金管理效率。
继较为成熟的“现金池”和“外汇池”后,宝钢财务目前正在,计划条件成熟时将电票业务向上海自贸区内延伸,为人民币国际化助一臂之力。
最近几年,宝钢财务围绕票据收、付、存、融各环节,初步搭建了集团内的“票据池”,实现了票据信息集中和实物有条件集中,相继推出了票据影像化、纸票信息电子化登记、智能配票、邮寄平台、手机移动端App查票等创新产品,以智慧票据服务助力总部提升票据管理效率。
“利用票据池功能,成员单位和合作单位发起的票据查询业务,80%以上都可将时间压缩在一个工作日内,查询结果反馈最快的只要两三分钟。”宝钢财务总经理助理张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票据查询,需要企业到票据的出票行办理查询,时间一般需要三五个工作日。”
相比较纸质票据,电票规避假票风险、流转效率高、管理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等优点,为此,宝钢财务积极探索电票的推广和应用。2014年6月,接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成为首批允许与商业银行直接进行电票线上清算的财务公司。为协助核心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客户推广电票,宝钢财务公司推出一键式出票、代理收票、APP电票移动备案等服务。
目前,电票在宝钢集团内广泛运用,纸票替代率超过九成,而今年上半年,核心企业电票出票量达到去年同期的5倍。
随着电票的推广和应用,宝钢财务酝酿升级“票据池”功能,将“票据池”服务的对象延伸至集团海外成员单位。“宝钢区内企业与海外成员单位之间存在跨境结算业务需求,采取电票方式结算可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加快清算速度。”张波表示。
在目前的支付结算环境下,纸质的商业承兑汇票一般很难在境外使用,要想将票据池向上海自贸区和境外延伸,首先要将纸质票据替换成电票。
2014年5月,人民银行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使用电子商业汇票”。2016年9月,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224号文)中提到,电票贸易背景采取实质重于形式,不再强制需要纸质合同和发票。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为电票在自贸区内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目前,已有几家商业银行在自贸区内开展了电票业务创新试点,将电票作为跨境支付和融资工具引入区内企业日常结算。在宝钢财务的设想中,借助于自由贸易账户,借鉴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模式,将票据池功能推广至上海自贸区,成为区内企业与境外成员单位之间兑付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