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推广福建省“单一窗口”成功经验

从省口岸办获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在福州召开加快推进检验检疫数据开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功经验。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福建、深圳、宁波、厦门等检验检疫直属局参加会议。省商务厅汇报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进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以及二期规划。

 

会议指出,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首创双模式(系统同时兼容“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报检,率先全面与中国检验检疫电子主干ECIQ成功对接,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内企业100%通过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货物、交通运输工具和原产地证等申报。会议表示,将加快推进检验检疫业务系统与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对接,要求各直属局学习借鉴和复制推广我省双模式报检经验。

 

2016年7月25日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原产地企业端申报平台成功上线以来,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企业已100%通过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原产地证申报,至9月30日,企业通过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原产地证书5484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原产地企业端申报平台包含企业备案、原产地证申报、证书打印和ECFA优惠原产地政策信息查询服务等功能,于7月25日成功上线。该系统最大创新为双模式申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保持了企业原有的录入习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使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使用和查询数据并进行申报,企业可自由选择适合的模式免费进行申报。

 

原产地业务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后,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平台操作简便,辖区每年有6000多家企业受惠,可为企业节约费用约1000万元。二是加快申办速度。电子签名签章实现远程电子签发原产地证书,为原产地业务全程无纸化和“零见面”签证模式打下良好基础。三是促进贸易便利化。通过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管理,加快企业出口货物、目的国家(地区)信息流的传递,实现数据共享,促进贸易便利化、标准化。四是优化服务供给效率。系统根据货物出口目的国,提示企业申请相应的原产地证书,提高优惠原产地政策利用率。

作者: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