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2016年会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国家战略与国家试验 ”,众多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在年会上分享了对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真知灼见。本次年会由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主办。
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西北大学副校长贾明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先后致辞并作主旨发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主持会议。
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进行3年运行评估和未来发展3年战略的设计,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湖北省、陕西省等设立7个自贸区,标志着自贸区建设进入试点探索新航程,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提议召开此次年会,邀请相关专家新设立7个自贸区知名高校的经管学院和领导专家,共同探讨新发展,新设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和路径的重大问题。同时协商进一步发展、扩大和完善,她表示,很期待聆听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真知灼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认为,自贸区还有4个需要深化探索的问题,一是制度创新与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二是部分领域的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度有待提高;四是自由贸易区与国家战略的联动有待加强。他建议,首先,要适应新形势变化;其次,加强系统集成,提高自贸区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别是深化与开放性经济相匹配的制度创新方面;第三,要立足国家战略,加快自贸区的联动协同,发挥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要着重整体视角、加强各个自贸试验区的协调作用。最后,要及时总结,加快成熟经验的复制推广。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讲到,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的政策与创新,除了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之外,自贸区还要有新的结合当前形势和国际特点的体制机制,包括政策措施的创新和完善。没有完成的一些任务,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试验时间比较短。第二,决策者和实践者分离,使政策难以系统、配套的出台。第三,决策权与敢担当之间的矛盾,联合决策需要花很长时间。他建议:第一,参照新加坡、香港等贸易自由化和高效管理的制度。第二,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第三设立金融自由和盈利模式,建立国际金融业务开展的优势和优惠的环境。第四,借鉴自由贸易区,引进外资的经验,设计吸引外资的环境。第五适度引进新的贸易规则和投资规则。
西北大学副校长贾明德认为,建立自贸区主要有三个条件,经济体量、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国家战略,而且是新一届政府的国际战略,在海上遇到各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内陆边际线很长。如何能够让它成功?必须落实到经济设计上。陕西的整体制造方案正在制订,首选复制,其次模仿,谨慎创新。他还讲到,自贸区最终用于可复制、可全面推广的目的,试验区应该有推广复制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大家现在评论上海自贸区取得成就的时候,有时候表示出很多的不满。但是,现在全球的自由贸易正在向相反方向发展,全球的贸易增长在不断的回落。这种情况下,中国正在的推进自由贸易战略,对全球来说是很大的贡献。他讲到,有两件事情,需要认真思考对待,第一件事情是需要立法,现在的行政法规实在太多,自贸区很多政策不能落地。第二件事情,是要对地方有足够的行政授权。没有足够的行政授权,没有法律保障,就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所以需要更多的立法层面上的创新,来屏蔽越来越密集的来自于中央各个部委的监管条文,留出更多空间给自贸区,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把设计的东西往前推进。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朱方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耿明斋、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但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杨海涛、辽宁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王厚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系系主任严建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主持圆桌论坛。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朱方明认为,认识功能定位之后,自贸区要做好的话,首先就是自由贸易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的市场化的改革,搞了一些试点,但是时间很短,对接国际贸易的规则需要一定时间,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第二便利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自贸区要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必须要大胆的探索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子,能够大胆的先行先试,需要法律的保障,没有法律的保障很难做到。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说,作为中部来讲怎么定位?怎么在国家战略当中去看待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呢?第一点最基础的就是要对标国际的标准,如果沿海地带就按照国际做法,把经验搬过来,如果还是在探索的地方,应该直接对焦,更多还是要学习借鉴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的一些经验。第二点,理念。站在全球开放的角度理解问题,站在全球分工体系的角度来做湖北的事,湖北从贸易、投资、金融方面都没有优势,,但是它恰好需要在这些方面有一些理念上面的自我突破,然后进行一些有特色的创新,如何把己方的科教优势,把这些地方本身以及与周边一些地域交换的优势用上来。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首先河南自贸区建设这些年在新常态,新背景下,谋划区域发展,寻求区域发展新突破口的最新的环节,它是一个延续,是一个提升。金融危机以后,河南原来依托增长的产业全部成了过剩产业,后续怎么增长,是河南上下一直探索的问题,现在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还是找自己区域的比较优势。河南现在找到的比较优势,还是区位交通,因此自贸区的申报和建设,也是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国家批下来了,因为河南自贸区的定位是枢纽和物流,这几年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所有都是围绕着枢纽和物流来做的。河南提出一个战略,建设大枢纽,推动大物流,聚集大产业,建设大城市。这几年的努力也有几分成效,因此自贸区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重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但斌说,重庆自贸区有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组成部分加起来大概120平方公里,两个新区有80平方公里。目前定位在4个方面,金融、信息、物流、高端制造,可能理想的状态是面向金融,但是现实状态是制造。他说,另外就是物流,重庆市作为长江物流和西部的一个结合部,和新加坡合作,把航空物流做起来。同时,信息这一块,重庆也准备建立一个云服务、大数据中心。至于金融,金融的体量相对上海差很远,想打造成西部金融中心,还有许多向上海学习的地方。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海涛说,我们非常关注安全性,因为我们也知道自由化的背后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这种更大的风险恰恰是这个事物另外的方面,因为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金融风险,因为我们特别重视金融方面。我们有金融安全创新中心,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的安全越来越重要,它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更何况我们现在对于金融监管的方法不能沿用以前的方法了,在这样的一个机制上或者说手段上面进行一些创新。第二个安全是社会安全,任何一个开放,一方面会带来要素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会带来思想的自由流动。我们也在思考国外的一些思想还有沿海一段的思想对内陆的冲击。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王厚双教授表示,自贸区是国家顶层的战略设计,顶层的战略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战略和试验的要求,必须要和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衔接,11个自贸区,分工比较明确,互连互动怎么做?需要探讨。辽宁自贸区的第一步,要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国家给辽宁自贸区的总体定位,提升东北地区的竞争力,对外开放,打造东北亚地区开放的引擎。十三五规划中央已经明确,中国要主导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辽宁怎么助推国家战略?从体制机制创新来讲,提升东北的经济竞争力是要做很多的工作。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系系主任严建苗教授讲到,各个省份的自贸区当中,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为清晰定位:按照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探索大宗商品交易,提高全球资源配置当中的能力。舟山有它独特的战略意义,就是要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舟山的具体定位就是以油品、全产业链为中心的贸易自由化。主要包括油品的储存、交易、加工、补给、服务5个环节。现在要突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怎样打破传统的垄断体制;第二以油品产业链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具体的制度创新理念;第三个,施行境内关外,要到国务院办公会议上解决,需要时间。一带一路从经济战略的核心来讲也是自贸区,是广义的自贸区,是FTA,所以要站在FTA和FTZ融合的角度来理解,思考实践中国未来经济开放型的发展。
在当天下午的自贸圆桌会议上,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郑海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杨会军、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萌、辽宁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长远、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等来自较早设立的四个自贸区的专家和学者先后进行了高质量的发言,总结了过去的发展经验,为新设立的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借鉴。自贸圆桌会议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卢华主持。
随后,来自11地高校和研究机构近20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联席会议,大家一致同意扩大联盟成员,并加强在信息沟通、科研合作、跨地调研等方面合作。据介绍,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于2015年4月10日在复旦大学成立。创始成员单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厦门大学福建自贸区研究院、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联盟成立后,先后联合组织了系列活动,包括高端论坛、院长联席会议、北京自贸圆桌会议、学术研讨会等;研究联盟建立和实施了师资交流、信息互享、学术成果交流的制度;成员单位间为开展跨区域的调研、参访和其他研究活动提供互助协作;成员单位间为举办自贸区人才培训提供互助协作等。经本次会议讨论,南开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重庆大学经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北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自由贸易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成为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