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回应与政策的最新发展”学术硏讨会暨国际论坛12月2日至3日在香港岭南大学召开,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的逾150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并发表专题演说。本次论坛由岭南大学(岭大)社会科学院、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研究部、紫荆杂志社、全国港澳研究会、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及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合办。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教授作为合办方代表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陈广汉副院长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对改进二战后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将提供中国方案。当前香港三大中心面临来自上海、广州、深圳的竞争与挑战,香港应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坚持国家所需、香港所长,进行错位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国家发展的功能和地位。
会上,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作了题为《深化“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合作》的主题发言,毛艳华教授认为,”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合作具有重要性,但贸易便利化在”一带一路“推进中的作用被低估。同时,推进贸易便利化存在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尚处于较低水平等障碍,建议相关于协调机构和机制,举办海关高层论坛,加快沿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制定贸易便利化的规则等举措,深化”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合作。
论坛全面检视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以来沿线地区的相关回应和政策发展,来自内地、香港及国外的学界、智库和公共机构围绕”一带一路“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会上,来自新加坡、英国、意大利及俄罗斯等多名专家学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虽然面对个别地区政局变动、恐怖主义的威胁,但为沿线地区带来的机会十分显见。他们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沿线地区将塔上中国发展快车,打开增长空间,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又一次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