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浦东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回眸浦东新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这五年,浦东有理由骄傲;展望未来的发展,浦东充满期待。

 

浦东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浦东开发是一次圆梦,几代人的梦想在这里成真;浦东开发是一份答卷,26年的开发开放史是这份答卷最好的题解;浦东开发更是一面旗帜,一面彰显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是排头兵一往无前的承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那是先行者上下求索的路标。浦江潮涌,数不尽风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聚焦制度创新 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区

 

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日起,浦东就吹响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冲锋号,自贸区每一项创新举措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

 

三年间,上海自贸区围绕制度创新形成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以及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法治保障制度。

 

“有了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才使我们决定扎根浦东,并完成了原本不可能的事。”在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看来,美安康就像一个“幸运儿”,因为自贸区扩区后,公司幸运地成为首家外资认证机构。今年年底前,美安康将取得国内CNAS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正式于明年开展国内认证业务。美国安康(上海)质量认证中心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的专家委员会机构,按照之前的外资认证准入条件,并不具备进入中国的资格。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后,实施负面清单制度,2014年,推出第二批扩大开放31条措施,其中就包括取消对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认证公司的限制,取消了对投资方的资格要求。如需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取得其所在国家或地区认证机构的认可,具有3年以上从事认证活动的业务经历等等。自贸区为美安康敞开了大门:“在这里,政府不会轻易说NO,而是先问问你要干什么,政府需要做些什么。”斯榕说。

 

从一开始,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在意的,就不是自身创造多大财富,而是对标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压力测试,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业的开放,对外商而言,最希望的是新业态在区内“试水”: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第一家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第一家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独资医疗机构……相继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地。自贸区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已确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目前,负面清单已经从2013版的190条缩至2015版的122条,开放度不断提高。事实证明,“负面清单”制度对鼓励和规范外资进入起到了积极的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500家,新设外资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接近内资企业(5000万元)的两倍。

 

如何以自贸区理念来改造浦东一级政府?浦东给出的答案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高度自觉的“担当精神”,以自贸区建设理念倒逼政府职能更大转变,深化权力运行。自贸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合署办公后,推出首份权责清单,“清权”“减权”和“制权”环环相扣。商事制度改革从1.0版(注册资本认缴制)、2.0版(先照后证)到如今的3.0版(证照分离),让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一系列新气象的背后,以自贸区理念改造一级政府的态势已然成型。
此外,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今年《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浦东新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正式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这意味着,事中事后监管的“四梁八柱”真正建立起来。
制度创新,如春雨般滋润了自贸区这块“试验田”,精心培育的“苗圃”也正将一颗颗茁壮的幼苗输送至全国各地。

 

聚焦主战场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

 

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作为“排头兵中的排头兵”,浦东新区给自己设置的明确定位是:要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如何真正发挥核心功能区的作用?浦东选择从源头上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大力扶持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创业载体。

 

今年10月,中国首家金融科技孵化器JadeValue开业,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核心区域,拥有了一个逾2000平方米的超大办公区间,并且免费,主要吸引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企业。JadeValue由金融科技企业“现金巴士”创立,创始人唐阳有20多年创新创业经验,“科创中心建设要创业者在前面,服务的人在后面推。”

 

所有入驻JadeValue的项目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免费享受办公场地,免费获得由JadeValue提供的人才服务、资本服务和行业资源整合服务。“JadeValue的盈利模式是,对入驻企业保留跟投权,即入驻企业获得融资时,孵化器有权跟投一笔,收益用来反哺孵化器。”唐阳介绍。

 

浦东科技企业孵化联盟秘书长朱震介绍,近年来,浦东孵化器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孵化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孵化器有具有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的行业领袖主导型,也有政府主导型等。“值得注意的是,新区90%以上的孵化器都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朱震说。

 

自贸区和科创的联动,是浦东的特色。“离岸孵化”是今年的重头,主要依托目前正在试点的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尝试借助自贸区“境内关外”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创业团队利用海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溢出效应。今年11月,浦东举办首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已牵线两家海外项目与两家国内企业达成合作协议,6家孵化机构与18个海外项目签署孵化服务协议、7家投资机构与13个海外项目签署投资意向协议。美国顶级孵化器PlugandPlay上海近期落户在了浦东祥科路58号炬芯研发大楼B栋8楼。PlugandPlay中国第一次跨境项目行共带来13个项目,其中大部分是来自美国硅谷总部投资孵化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对中国市场有浓厚的兴趣。未来,浦东将继续引导及调整格局,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办孵化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办孵化器。同时利用自贸区金融开放和创新优势,推动“以色列中国创新中心”“谷歌创客体验平台”等国际高端项目建设,吸引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器落户。此外,新区还将推动孵化器加快国际化发展,通过在国外实体孵化或者投资孵化等形式直接对接国际项目资源,形成全球孵化创新网络。

 

数据表明,浦东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基金实际支出总额累计达13.85亿元,累计资助立项1万多项;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累计近5000家次,企业享受加计扣除额约600亿元,企业直接减免所得税额累计达200亿元。浦东新区还率先成立了集专利、商标、版权于一身,兼具行政管理与综合执法职能的知识产权局。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试点,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上海)、盈方微和深迪半导体(上海)等4家企业先后纳入试点范围。开展进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试点,29家企业成为进境生物材料研发示范企业。开展生物医药合同生产(CMO)试点,推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共建的上海生物制药项目开工。

 

此外,浦东还拓展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开展了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专利价值分析、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创新试点。依托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的体制优势,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金融卡”,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智慧医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其核心任务是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服务能力。浦东将继续集聚高能级机构,重点是重量级、功能型、总部型机构,以及相关机构的各类专业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就中最被公认的是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集聚。”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接受笔者访谈时表示,“目前上海集聚的金融要素市场不仅在全国,在亚太市场都堪称是最完备的。”同时,金融要素市场成交规模屡创新高,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高达13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总市值全球第四。

 

而上海集聚的10余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中,绝大多数都落户在浦东。“十二五”以来,浦东持续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拓展新区金融要素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三年来,多家金融要素市场在自贸区搭建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国际化”已成为金融要素市场的标签。

 

2014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黄金国际板。截至2015年底,黄金国际板累计成交4986吨,交易金额达1.18万亿元;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到2015年底总成交额达2万亿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在自贸区设立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品种已获批准。此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自贸区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越来越多的国家级或国际化交易平台扎堆,“浦东坐标”争夺全球金融话语权的砝码持续增加。

 

浦东,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又扼守国际经贸走廊要冲;面朝大海,又依黄浦江铺展开来。如今,浦东已成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随着自贸活力被注入“体内”,浦东航运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浦东港航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高端航运要素快速集聚,制度和功能创新取得新进展,航运新业态企业和机构不断落户,诸多全球航运资源“看好”浦东,一个世界级的国际航运营商环境正在形成。

 

“目前,全球超过40%的新造船在中国制造,超过20%的运力由中国船东拥有,中国的海工与邮轮等新兴市场发展迅猛,巨大的船管市场发展潜力吸引着全球船管企业的目光,上海国际化的开放程度以及航运产业成熟度,使得上海自贸区成为外资船管落户中国的首选地。”英国威仕集团大中国区负责人欧里斯对于为何选择浦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作为全球第一大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威仕(V-SHIP)2015年落户浦东,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卫狮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而随着威仕落户浦东,世界排名第四的塞浦路斯哥仑比亚公司等,也相继办理在浦东注册的手续。

 

截至目前,浦东航运中心建设通过与自贸区加快联动,成功引进威仕、南盛堡、泰昌祥、哥仑比亚等14家优质外资船管企业,推动20余家船舶管理上下游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带动船舶维修、船用物资供给、船员培训和外派、保税燃油供应等航运新业务的发展,产业链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正在助推上海融入全球供应链。商务部官方网站称,从“十二五”规划完成和评估看,上海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主要贸易中心城市的水平,口岸货物进出口约占全国的27%,全球的3%左右;服务进出口占全国的30%、全球的2%左右。在此期间,浦东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贸易功能持续提升,贸易主体不断集聚,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名副其实的核心功能区。统计显示,截至“十二五”末,浦东已汇聚了400多家各类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6家,其中具备全球事业部或亚太区总部功能的达106家;国内大企业总部158家。

 

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 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

 

在浦东,“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理念为发展注入了更强大的生机和旺盛活力。“惠民医盟”、“金领驿站”、“潮汐式停车”……多年来,浦东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党员群众、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出浦东的党建样本。

 

为满足金融城非公企业党员和员工多元化需求而成立的“金领驿站”,如今已在自贸区各片区铺开,成为党员和企业员工心灵的家园。多年来,浦东坚持把党的组织建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除了“金领驿站”,张江园区建立9个片区党组织,并形成支部建在产业链、项目、生产流水线上,建在科研创新团队里等新型组织模式。在金桥开发区,“吴慧芳工作法”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创新出开发区党群联动新成果。外高桥保税区内的“党员政治生活馆”,成为集党员驿站、功能驿站、人才驿站、阳光驿站、党员政治生活馆于一身的党员学习教育和政治生活场所……

 

同时,浦东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陆家嘴街道探索形成的“两楼联动、两头延伸”“金色纽带”党建新模式,将楼组党小组升格为楼组党支部,建立楼宇联合党总支(党委),定期了解包括商务楼宇、驻区单位、青年白领等在内的各主体对象诉求,共同打造“片区文化节”等特色文化品牌。

 

在区层面,浦东成立了区域化党建促进会,在区委与区域单位党组织之间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对话交流与协作共建平台。同时积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条块结合,服务区域发展,形成了卫生党工委“惠民医盟”、环保市容局党工委“一线去”等一批党建品牌。浦东还率先在卫生工作者协会、陆家嘴互联网金融协会、广告协会等三家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党建试点,努力破解自贸区背景下党建工作管理难题。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推进?浦东版图上一个个“红色足迹”给了人们答案。上钢社区红色礼堂,充满浓重革命历史情怀的建筑风格、创新性的功能设置,党员们在这里能聆听《红旗颂》、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泥城主题馆记录了南汇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还有多位历史人物,众多红色藏品让人重温历史。祝桥镇的张闻天故居,展示了300多张照片和100多件实物,还原了张闻天光辉的一生……

 

未来的浦东将继续坚持“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奋发而为。

 

在浦东,有多少创新创业的奇迹,就有多少人才的故事。为打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浦东一手抓规划编制和政策优化,一手抓各类引才计划的对接落实,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展拳脚的天地。

 

今年6月,48位第十一、十二批中央“千人计划”,12位第五批浦东“百人计划”人才落地浦东,一批业界“大牛”集聚浦东。他们中既有创业者,也有特聘专家,具有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企业市场发展潜力足等特点。截至目前,浦东获评中央“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增至197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增至204名,浦东“百人计划”人才增至56名。这些业界“大牛”,有丰富的原创、核心及关键技术,同时广泛参与国际研发、合作及竞争,为推动浦东的自主创新及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未来,浦东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更多的高端人才。针对产学研人才协同创新机制,以张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学城为契机,浦东将新建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人才培养联合实验室和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浦东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则提出,浦东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和聚集一批国际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国际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制定发布年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计划,推行人才实名制推荐制度,优先支持高层次人才领衔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

 

浦东还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浦东将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人才自由港”和“大众创业策源地”,成为拥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高地。

 

未来五年,中央对浦东发展寄予厚望,市委强调要始终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新起点要实现新突破,新阶段要开创新局面,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新区将坚持改革为先、创新为要、实干为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力抓好“2+2+2+1”重点工作落实,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提升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两大重点任务,牢牢守住土地、人口、环境、安全底线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两个底线约束,切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不懈努力,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在全国全市的发展格局中奋勇率先、走在前列。

作者: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