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 发布日期: 2017/02/20 - 11:27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中国企业出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属于正常现象。当前企业反映成本升高,确实存在人工成本增加的现象。中国企业选择另谋其他城市的发展也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这属于正常现象。
林江对曹德旺提到的税收的算法基本认同。他说,在美国建厂有几个好处,一是公共事业费用不高,如水电费等不高,二是隐性成本比较低,所收取的费用相对公开度、透明度较高,企业无需再缴纳其他的隐形费用。相比起来,中国一些地方的企业除了需缴纳公开的费用,各种非公开的名目繁多的杂费也广泛存在。
林江认为,曹德旺所提到的问题,其实对中国在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投资气候方面有很大的启发。“美国现在已经提到的是‘投资气候’,我们谈的‘招商引资’,但现在的招商引资要做什么?是不是给多少年前一样,给点补贴或者少缴点税费给点土地?显然不够。”林江说,现在国家都在提“建设法治中国”,但地方政府首先要做到的是按照法定俗成的规矩在办事,是否营造了好的环境,比如在知识产权、金融环境方面给予了企业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当前在新形势下,对知识产权加大保护力度,建立有利于经营的金融渠道,以及打造国际接轨的金融环境等等,都关系到企业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所要考虑的问题。
林江坦言,还有企业反映“营改增”导致税负不降反增,减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确实存在,尤其在金融行业很突出。“由于金融等一些行业自身的特点,企业拿不到发票无法抵扣,或者是交易发生日与实际交易日并不完全一致等等很多问题,导致了营改增在短期内的某些领域的税收增加。”林江说,他建议国家根据行业特点尽快将税收政策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