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两会前“剧透” 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只待“发令枪”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商务部部长高虎城2月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剧透”了今年商务部在自贸区建设等领域的政策走向。据高虎城透露,目前7个第三批自贸区试点方案正在履行相关程序。

 

2016年8月份,中央决定新设7个第三批自贸区,加上上海自贸区,以及广东、福建、天津等3个第二批自贸区,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初步形成。时过半年,目前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在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有望本月内统一挂牌,《华夏时报》记者从陕西、河南商务厅了解到,两地自贸区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随时准备按中央要求如期挂牌运行。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记者表示,正式挂牌之后,11地肩负着新领域先行先试的任务,自贸试验区战略重心也会转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

 

挂牌在即

 

第三批自贸区获批已经半年了,如今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做最后的准备工作,随时等待上级发号施令。

 

记者从陕西省商务厅获悉,陕西自贸区即将挂牌,只待“发令枪”。据悉,陕西自贸区中,西安、西咸、杨凌三大片区,西安自贸区在对现有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实现部分并联的基础上,采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内容,划分不同业务大类,合并相近业务窗口,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流程再造。杨凌片区目前已开设18个对外服务窗口,安排了12个部门15项审批业务以及法律咨询、会计代理等服务机构入驻,开始试运营。

 

河南自贸区挂牌运行各项筹备工作也正全力推进,2月21日上午,河南省省长陈润儿主持召开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暨河南自贸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河南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就下一步自贸区建设推进工作进行部署。

 

2014年浙江、广东、天津、苏州、无锡、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四川、合肥、广西、云南等在内的十余个地方均把申报自贸区列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2014年12月,第二批自贸区得到批复,分别是:天津——代表华北,广东——代表华南,福建——代表东南。

 

2016年8月31日,第三批自贸区新鲜出炉。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自贸区试点。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将根据这新设立的7个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具有的独特优势和诉求,专项制定每一个自贸试验区的整体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定位各有倚重

 

高虎城表示,对新设立的自贸区,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国资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主题,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开展差别化的探索,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

 

上海自贸区之后,天津、广东、福建紧随其后,开启了自贸试验区在东南沿海四点一线的开放布局。其中,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覆盖了我国沿海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由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带都被赋予了自贸试验区的使命。而第三批自贸区则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其中,辽宁省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浙江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就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进行探索;河南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湖北省的定位则是中部地区重中之重,承担着产业转移以及相关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重担;重庆市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四川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陕西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总之,外界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亮相充满期待。

 

白明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除了自贸试验区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之外,在我国还有包括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创新、服务业开放、市场采购、海关通关一体化、单一窗口等多项开放内容都在以试点的方式推进。从外部开放来看,“一带一路”以及我国的自贸区战略等也将加速推进。总体而言,明年我国开放型经济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点、面结合的开放浪潮将集中释放新一轮开放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