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治化建设对标国际规则

法治化是对标国际规则的最高层次表现。

 

2016年年底,深圳前海在香港举办了一场推介会。

 

在这场以金融政策和营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推介会上,主办方没有提及税收优惠,反而用较长时间解释了前海的法治特色。

 

前海,不仅是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还是国家批复的唯一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根据国家的授权,这里可以积极探索选择适用香港法律之路,着力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前海法院主审的一宗涉港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在业内被广泛传播。因为这是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律裁判的首宗案件。

 

据该案主审法官介绍,本案各方当事人在涉案协议中约定适用香港法律。该案件最终通过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平台,在港籍调解员主持下,由当事人依据香港法律达成了调解协议。

 

实际上,目前在前海注册的香港企业已超过4000家。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所作的专项调查显示,香港人在前海营商最关注法治环境。75.29%的企业表示,在投资前海时,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关于适用香港法律的作用问题,81.69%的企业认为,适用香港法律是增强港人、港资、港企投资前海信心的保障。

 

不仅是香港的企业,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市场主体对于法治环境都极为关注。在久居广州的广东省河北商会秘书长孙志强看来,法治化是对标国际规则的最高层次表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如同大家在一起玩,只有游戏规则一致,才可能玩到一块去。

 

在前海有一座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国际仲裁院,为了消除外界对仲裁独立性的疑虑,该院借鉴国际商事仲裁经验,引入法人治理模式,进行了法定机构改革,率先引入以国际化的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制。

 

目前,深圳国际仲裁院名册共有870名仲裁员,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仲裁员有353名,占比40.6%,仲裁员结构国际化程度为中国最高。该院负责人表示:“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治理方式,在制度上强化了仲裁机构运作和仲裁庭办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作者: 
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