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珠海民营企业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完成对美国利盟国际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最终交易额为39亿美元(约合260亿人民币)。至此,这起中国最大的海外打印机收购案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收购由艾派克及太盟投资集团(PAG)共同牵头完成,并有联想控股旗下的朔达投资参与,三大投资方出资比例分别为51.18%、42.9%和5.88%。
早在今年四月,艾派克等宣布全资收购利盟国际这家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国际著名品牌打印机及软件公司时,就一度引起资本市场的轰动。纵观收购全过程,看似名不见经传的艾派克却有能力集资39亿美元,上演一出“蛇吞象”的大戏,的确耐人寻味。而收购完成后,艾派克有望从一个市值仅为200亿元的中型上市公司,一跃成为珠海第二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公司。
人们感兴趣的是,首先,为何艾派克要越洋收购利盟?艾派克的主营业务是打印机耗材和芯片,在2014年完成借壳上市后,就借助A股的上市平台开启了跨越式发展之旅,2015年通过收购兼并成为了全球通用耗材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行业龙头,当时艾派克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3亿元。但是艾派克并没有停止并购步伐,很快就把眼光瞄准国际打印机巨头利盟国际。为何“蛇吞象”的现象可以发生?这主要归功于艾派克善于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15年利盟国际的营业收入是艾派克的10倍,但是其在被收购前在纽约交易所的市值与艾派克相差无几,这反而给在A股市场上市的艾派克一个难得的机会,即如果艾派克并购利盟,同样的资产在A股的市值有望过千亿,于是,艾派克果断出手,宣布进行资产重组并着手收购利盟。那么收购所需的39亿美元从何而来呢?艾派克的控股股东是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这个控股股东为艾派克借出10亿美元是成功收购的关键,而塞纳科技正是利用A股市场上艾派克估值较高的优势,把其拥有的68%艾派克的股份的一半两度进行可交换债形式的融资,加上引进私募股权机构太盟投资和朔达投资,再结合银团贷款融资,终于筹得所需的收购资金。可见,艾派克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资本市场的资本逻辑,把资本的“游戏”玩得出神入化,才完成了蛇吞大象的浩大金融工程,堪称民营企业在国际兼并收购市场上的成功典范。
其次,除了资本的逻辑外,艾派克收购利盟还彰显了战略并购的巨大威力:艾派克的主营业务是打印机的芯片和耗材,其与太盟投资和朔达投资联手收购利盟,其实是要打造国际化的打印机设备材料一体化供应商;而利盟国际的主要业务是两块:打印设备和材料、企业管理软件业务,目前国内市场空间虽然庞大,但是基本上被国外厂商所占据,进口替代的需求强烈,这次收购行动将奠定艾派克收购利盟国际后新公司在国内打印市场的龙头地位。通过收购行动进行协同整合,可以发挥1+1>2的效果。从深层次看,通过这次并购,艾派克获得了先进技术、国际化品牌、团队和营销渠道,与现有的技术、渠道形成了优势互补,换言之,艾派克借此收购行动实现了其国际化战略。
再者,这次收购案也体现了打印技术领域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广阔前景。利盟国际是打印成像解决方案、企业软件、硬件和服务等领域公认的龙头企业,公司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技术以及丰富的中高端打印机及打印耗材领域的丰富经验;艾派克及其关联企业奔图则多年来致力于中低端打印机的研发,在产品、技术、专利等方面拥有优势。两家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联姻”,实际上是打造了一条联通中国和国际市场的打印行业的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艾派克以珠海为基地并成功进行相关的收购行动,一定程度上证明珠海完全有条件和能力为全方位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是,珠海如何充分利用横琴自贸片区服务国际国内创新型企业,并为他们从事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兼并收购活动提供产业咨询、融资服务、法律服务、人才服务等支援服务,让横琴自贸片区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练兵场”和“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