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借助自贸试验区优势,打造京津冀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天津自贸试验区从设立以来就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重点任务,设立两年多来,通过加快口岸通关等重点领域的先行先试,推动自贸区优惠政策向三地复制延伸,努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港片区的保税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清点一批刚刚从韩国运抵天津港的跨境电商货品。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京东商城就开始在自贸区内布点开展全品类保税备货业务。

 

“保税备货”指的是电商企业将畅销商品在海外集中采购,提前将货品储备在自贸区的保税仓库里。这样一来,顾客从网上下单,就可以就近从天津仓库发货,省去了海外运往天津漫长的等待时间,统计显示,每票货物平均物流配送时间缩短2至3天,京东商城华北分公司物流规划实施部总监牛春岭说:“天津仓作为我们北方区唯一的试点仓,目前来说也是成为我们北方的支柱,覆盖的是我们北方十几个省市,尤其京津地区,可以享受到今天下单明天就能拿到商品的这种服务了。”

 

物流的提速不仅因为运输距离的缩短,更得益于天津口岸通关效率的提高。2016年7月,天津海关率先完成跨境电商海关总署统一版系统切换,并建立了跨境电商集中查验中心,电商、仓储、支付、物流报关等相关企业与口岸部门通过电子平台对接,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东疆保税港区海关保税接单科孙永利说:“实现了海关和检验检疫的集中查验,原来查验需要半天的时间,现在集中查验仓库半个小时之内就完成。”

 

为了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还加快了口岸信息化建设。河北省石家庄石药集团,每年占据全球1/3左右的VC原料药生产份额,每天都会有150吨到200吨产品运往天津港,如此大的发货量只要1到2天时间就能从天津港启运出口欧美和日本。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办公室的电脑实时查询货物在天津口岸出口的所有报关流程,新上线的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还解决了以往同一批货物在原产地和口岸地检验检疫单号不一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原料药事业部副总经理郅争胜说:“以前的监管模式是产地报检然后港口还要查验再出口,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天津自贸区新的报检方式是一次报检直通放行,也避免了很多滞港费用、滞箱费用,一年有七、八百万费用的节省。”

 

据统计,从京津冀三地实施通关、通检一体化以来区域整体通关物流成本减少近30%,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一批改革措施通过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试点后已经覆盖京津冀三地,开始向全国推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表示:“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在京津冀范围内更快的实现扩区,我们和河北省政府一起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增设自贸区片区的有关报告。另外三个一体化,就是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的一体化;促进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促进区域要素配置的一体化。我们研究提出了推动一批三省市共建的平台和公共项目一共是23项。同时我们和北京已经开展的服务业开放试点也反复进行了交流沟通,希望双方相互借鉴、共同促进。”

作者: 
天津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