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之声】林江:互联网+物联网共享经济助推制造业创新升级

短期之内,富士康这样的实体经济企业以及一些基金公司之所以愿意投资共享单车,或许更多是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考虑,但同时也是看好自行车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前景。

 

首先,共享单车结合和环保节能的理念;其次,随着越来越多共享单车投入市场,自行车使用习惯的养成,对于自行车的需求也可能随之上升,这对于“中华牌自行车”等自行车制造商而言是支持的力量;同时,共享经济的运营模式还能带来另类的商业机会,例如共享单车的押金,这笔钱可能衍生出“资金池”,随着用户的累积,“资金池”就会非常庞大,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下,共享单车还将互联网和物联网联系起来,而物联网的想象空间就更大。

 

投资代价仍处低位,预期回报率高

 

如此多资金涌入共享单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享单车才刚刚开始,所以现在的投资代价并不大。虽然目前看来,共享单车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共享单车的停放、不当使用、损坏等,但现在还没有人可以看得准共享单车的未来到底会如何。可以说共享单车还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不过这也说明这个领域还有机会,如果大家都很看好一个行业,或者说行业已经很成熟,那么那代价就会很大,同时进入的门槛也会很高。

 

富士康投入到共享单车中的资金相较整个集团的体量而言并不算多,但可以预见的是投资回报率可能会很好。另外,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富士康通过投资共享单车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可以向外界传达富士康不仅仅是做“代工”的新形象,也就是说通过投资到新经济,富士康也为自己打了广告,这对于公司形象的提升也有帮助。

 

实际上,共享单车本身仅靠目前的运营基本无法盈利。其主要是凝聚人气,通过注册人数形成庞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也可以成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乃至共享经济的重要群体,不排除资本市场是在打这个的注意。

 

如今共享经济越来越热,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共享发展,共享单车是目前共享经济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落地的题材。尽管共享单车有不少问题,但现在还不能说这种做法做不下去。而且共享单车已经扩展到了汽车,推而广之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共享,例如家里多余的影音产品、电视机、音响。这些都是“新东西”,但也还没有把共享经济的现象释放出来,包括共享单车也只是走出了其中一步,所以市场就会有很多联想。

 

共享经济落地,为制造业开启一扇窗

 

共享单车在尝试落地共享经济的同时,其作为运用到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模式,也为制造业开启了一扇窗。

 

制造商技术的进步与群体需求的改变有重大关系。共享单车通过互联网运作,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使用网上平台付款,支付系统就有了一定客户数量。这个群体和使用者高度相关,通过这些数据用车群体一天之内的用车频率、每天骑车时长都有记录,并可以进行分析。这对于自行车制造商非常重要,单车制造商可以根据这些群体对单车特别的需求改善单车设计。例如,现在单车基本不使用链条拉动,这也是制造商实现的技术进步。

 

这就是市场在引领制造商创新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共享单车平台的数据让自行车行业技术创新改造有了重要的依据。

 

过去很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如果在物联网经济下,就可以非常贴近市场需求,根据客户需要对设计、生产流程进行改进,这对于先进制造业也是很重要的促进。而这本身对于市场来说也创造了一些动力,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正倒逼着制造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闻链接:http://newscenter.southcn.com/n/2017-03/15/content_167011913_2.htm

作者: 
林江: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