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由此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团队在主流媒体频繁发声。
根据媒体报道统计,在“两会”召开和结束的一段时期内,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团队先后接受了《南方日报》、《中国城市报》、《大公报》、《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深圳晚报》、中国新闻评论社、新华网英文版等主流媒体采访,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大公报》、《文汇报》、南方网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
实际上,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团队在前期已经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了不少研究性基础工作。2015年8月24日,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善民教授在广州南校园会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钟明一行,初步达成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的合作意向。10月8日,李善民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回访省发展改革委,会见何宁卡主任,与钟明副主任进行会谈,正式承接“‘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课题项目。尔后,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课题组,多次举行内部讨论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范围、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五方面的互联互通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016年6月2日,课题组向来访的省发展改革委客人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就相关议题进行交流。8月25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郑德涛教授在“泛珠区域协同发展论坛——智库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活动上发表题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主旨演讲,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要开展专项规划。符正平常务副院长、毛艳华副院长带领课题组参加了论坛。8月30日,李善民院长带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讨会,正式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一带一路”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报告》,不久后由省发展改革委呈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决策参考。
背景信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是依托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