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为深入贯彻国家质检总局、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点部署,浙江检验检疫局首批推出6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全力支持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其中主要内容是通过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品的储运基地,探索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
据了解,为将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浙江检验检疫局前期经过扎实调研、认真研究,结合辖区口岸和产业特色推出了这6项创新举措。一是科学实施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除废物原料、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外,检验检疫在一线实施“进境检疫,风险评估基础上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在二线实施“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确保自贸区“一线”最大程度放开,“二线”实现管得住,放得快。
二是海上加注保税燃料油国际航行船舶检疫监管制度。按照“事前报备、风险评估、远程监控、闭环管理”的原则,在确保口岸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上,对在自贸区范围内开展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分级管理,对风险评估为低风险的船舶实施电讯检疫,为受油船舶提供最大程度的通关便利。
三是大宗资源性产品检验监管制度。根据大宗资源性产品流转路径的不同,采取差别化检验监管措施。在入境前查验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实施预检验、采信第三方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数重量鉴定结果等便利措施。
四是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对保税入境的油品,在入区时实施安全、卫生、环保项目检验监管。在数重量检验方面根据货物流转方式不同实施分类监管,对于入区复出境的仅作备案管理。
五是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根据企业申请,对拟进入自贸试验区的法定检验货物,预先受理报检和实施检验,预检验合格的货物可在区内企业间自由流转。货物实际进口出区时,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分批核销,不再实施已预检项目检验。
六是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制度。全面推进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和货物风险,对出入境检验检疫信用B级及以上的企业,实施报检单证简化和报检单证电子化的便利化措施。推进申报、检验检疫、出证放行等全流程无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