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正平常务副院长带队赴横琴新区调研

                                     

       2017年4月18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符正平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赴横琴新区考察调研。
       符正平教授此次调研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过去两年来,横琴在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与制度创新方面的成效与问题,与横琴新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局、金融服务局、澳门事务局等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横琴新区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刘荣礼介绍了横琴新区的行政管理架构和过去两年的经济发展经验。他表示,横琴是广东省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实行大部制,设立12个职能部门,实施市场化用人机制——政务人员系列,解决公务员编制少的问题。横琴利用三大国有资本平台,分工细致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一是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0亿元,负责横琴基建;二是横琴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功能是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三是横琴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专司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
       刘荣礼指出,这两年横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达到157.45亿元;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形成整体化和模块化,实际落地23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37项改革创新措施成为广东省66项可复制推广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6项改革创新举措面向珠海全市复制推广。
       澳门事务局的负责同志介绍了横琴深化与澳门合作的推进情况。截至目前,有790多家澳资企业入驻横琴。两地的经济合作主要有三大载体,分别是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其中,备受瞩目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由横琴与澳门合资,澳门股权占比51%,目前已经有10个澳门意向投资项目,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
       金融服务局主任助理曹晓东介绍了横琴新区金融发展现状。横琴金融企业4359家,占全市总数95%,分布于20多个种类,七成是私募基金机构。金融业贡献的税收收入达37.18亿元,占整个横琴税收的三成。关于金融机构注册地与经营地税收与监管问题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横琴新区管委会的与会同志就横琴自贸片区开发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涉及跨部门事权的改革推进难度大;制度创新时常遇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比如游艇自由行涉及到海域开放;粤港澳深度合作需要政策突破,比如检测结果互认;口岸通关与澳门方面尚未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协作机制等。

                                 

       在调研座谈会前,研究团队分别到横琴新区展示厅、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展示厅参观。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有关领导一同参与调研,副研究员史欣向、徐世长、郑蕴,博士后陆剑宝、钟世川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