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举行挂牌两周年新闻发布会,集中展示片区新城建设和改革创新成果。深圳市委常委、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广东省自贸办副主任陈广俊,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林扬,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宏,以及前海蛇口片区暨前海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发布并解读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旨在系统性、立体式考察前海蛇口片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前海蛇口国际性枢纽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政策支撑。
指数显示,2016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为0.8515,相比于2015年的0.8044,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了5.85%;辐射带动效能和口岸管理两个领域的创新成效成为显著,通关流程简化和企业进出口成本降低使得市场主体有明显的获得感。前海蛇口片区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指数也显示,前海在贸易枢纽功能的指数增长率不高,仅有3%。“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片区与‘一带一路’国家与贸易进出口规模与班航线条数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货物贸易进出口整体增长缓慢,影响了片区的国际贸易枢纽功能指数增长率。”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说。
最后的政策建议中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局、海事局、边检等部门的联合监管与合作机制。此外,结合西部港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发展战略,强化与自贸区的叠加效应,加强航运领域的改革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吸引国际航运业落户前海蛇口,促进航运和邮轮旅游等高端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平行进口汽车口岸申报工作。
此外,研究院在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体制机制及审批制度创新专项评估中,得出“前海蛇口片区总体改革创新指数比上海略高,部分改革取得一定的标志性改革成果”的结论;就片区深港合作创新进行专项评估后也发现,通过TOPSIS综合指数评价法,2016年深港合作相对2015年有21%的提高,在金融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以及创新合作上的提升较为明显。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研究员徐世长、王麒麟、艾德洲,博士后钟世川一同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