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近40年来,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雏形初显。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既是粤港澳三地自身加快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助推国家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观要求。
粤港澳合作扮演重要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主要是出于发挥港澳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优势,解决港澳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瓶颈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更好地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特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高度国际化,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可以更好地突出和发挥香港和澳门在国家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助推港澳经济转型发展,确保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港澳经济自21世纪以来转型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有利于港澳更好地拓展自身经济功能和营商规则优势,更好地融入内地改革开放进程中,从而解决内部经济发展问题,顺利进行经济转型。第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十三五”时期对外开放全局。就经济规模、基础设施以及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各个功能领域方面,内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区域可以和粤港澳地区相媲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在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中,粤港澳合作拥有独特的优势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港澳与内地合作的典范。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加工制造业逐渐迁移至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粤港澳制造业分工合作的“前店后厂”模式。这种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使香港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转变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物流中心,而且推动了珠三角地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因此,20世纪初期,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比较成熟、经济活跃和协作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
从五个方面深化粤港澳合作
在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趋势的背景下,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具有战略迫切性和任务重要性。2003年CEPA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粤港澳合作由功能性合作进入到制度性整合的新阶段。尽管已有了上述的制度合作、产业分工合作基础,但粤港澳三地是三个关税区域,资源要素的流动依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与国际典型湾区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发展面临深度合作的问题。因此,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发展中,三地之间有效的合作形式和合作机制的建立更需要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总结过去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实践,下一步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发展,需要从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做好优质生活圈规划,建立城市群规划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及培育利益共享的理念这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在CEPA框架下广东应继续“先行先试”,发挥广东自贸试验区等平台的作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要发挥香港营商环境的国际标杆作用和开放型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强湾区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对接,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全球营商环境最佳区域,吸引全球高端优质资源要素集聚,让商品、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在大湾区和城市群内外有序地流动起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第二,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核心是深化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和错位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域。随着粤港澳三地从“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转向服务业要素的深度融合,粤港澳三地需要重构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三,做好优质生活圈规划。从居民创新创业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有利于进一步打造三地的“一小时学术圈”、“一小时生活圈”。港澳回归以来,跨境基础设施合作成效明显,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很快就要完工。但是,还要解决好基础设施的通关便捷问题,实现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网络化。
第四,建立城市群规划发展的协调机制。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等国际化或向国际化迈进的城市,构成了全球城市协同发展区域,以及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一直以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和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推动粤港澳区域合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还应成立国家层面的部际联席会议,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协调重大区域合作问题。
第五,培育利益共享的理念。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必然会涉及利益共享、分配和补偿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发挥好粤港澳三地的互补性优势,把港澳高度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网络和专业人才与珠三角广阔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共同打造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提高城市群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