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山日报、南方+ | 发布日期: 2017/09/19 - 00:00
2017年9月18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产业升级,商标护航——顺德区域品牌建设及集体商标发展研讨会”,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应邀在研讨会上做主题演讲。他表示,培育区域品牌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
“区域品牌是地方产业的识别符号。”毛艳华表示,区域品牌能够吸引相关企业、资源、资金、市场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集群寿命周期。毛艳华认为,培育区域品牌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
“如何将这些集聚产业打造成区域品牌,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和价值效应,去获得国内、乃至国际同行的认可,为企业抱团发展提供支撑。”曾宪才指出,举办顺德区域品牌建设及集体商标发展研讨会,就是为培育新的集体商标和区域品牌献计献策。“顺德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级政府搭建了品牌商标创建的平台,各个行业协会和全区企业才是全区品牌创建的真正主体。”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产业组织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毛艳华教授则建议,顺德培育区域品牌基本思路与做法有三个方向。
“首先顺德要组建区域品牌管理与维护的专门机构,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服务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档次,防止个别企业破坏区域整体形象;其次顺德要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让这些龙头企业在质量管理、商标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来发挥榜样作用,并且政府要搭建服务平台,让企业可以申请注册包括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国际注册商标等;另外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发挥其职能来维护市场秩序,政府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要素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