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成都片区”,包括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和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建设,促进自贸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支持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近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在调研、反复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分5个部分共31条,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功能建设,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突出服务自贸区建设特色,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监测管理、防控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多方联动等五个方面,细化了金融服务自贸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优化自贸区企业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服务;便利贸易和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探索打造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鼓励创新,促进成都建设开放性金融创新高地;支持科技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加快推进自贸区成都片区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及经验推广,如全面推进“农贷通”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自贸区融资产品,如蓉欧快铁跨境融资服务、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业务、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等;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自贸区企业融资;推进自贸区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多应用;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鼓励自贸区引进各类征信服务机构;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强化反洗钱、反恐怖(分裂)融资、反逃税工作;健全自贸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体系;打造多层次的政银企对接平台;促进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互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据人行成都分行副行长、营业管理部主任李波介绍,《实施意见》是该部出台的第一份金融服务自贸区成都片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重点围绕“降门槛、降成本、提效率”,对于发挥金融功能和作用、促进自贸区成都片区临空、临铁优势凸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实施意见》以助推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重点,以实施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主要抓手,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功能建设等方面提出简化流程、放宽限制、下放权限等多项措施,减少市场主体办理业务过程中的审批环节和需要提交的证明资料,进一步提高自贸区内市场主体贸易投资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将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二是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针对自贸区成都片区内不同市场主体,《实施意见》体现特色和差异化,如创新蓉欧快铁跨境融资服务,提出进一步丰富自贸区成都片区融资产品,拓宽了企业境内外融资渠道,便利市场主体根据境内外融资成本差异,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推动融资多元化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自贸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提出便利融资租赁公司境内外融资, 该措施能够便利企业提高境外融资规模,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对加快成都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实施意见》将人文交流、国际合作和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飞机租赁等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提出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人文交流和力争将成都建成“南丝绸之路”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的措施,体现了对成都自贸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有利于促进自贸区内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成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