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在创新和营商环境上,广州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作为中国南大门,广州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已经数百年。今时今日,超过一半的《财富》500强已经在广州投资或设立机构。”
“对于《财富》,要聚焦全球目光,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变化与创新,广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钱科雷
“要聚焦全球目光,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变化与创新,广州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昨天,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海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财富》母公司时代集团国际执行编辑钱科雷盛赞广州。据他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10位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和领军企业的CEO注册确认参加年底在广州的论坛,包括思科CEO、福特执行董事长、强生CEO等。广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执委会主任蔡朝林表示:“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有两个目标,参会企业数要 超 过 历 届 ,参 会C E O的人数超过历届,办一届数量和质量最高的财富论坛。”
上海市政府部门代表、《财富》母公司时代集团国际执行编辑钱科雷、在沪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国际专业服务机构负责人,驻沪领馆和境外商协会负责人,广州知名企业负责人以及中外主流媒体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会议。
“超过210位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和领军企业的CEO已注册确认参会,其中超过40位来自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昨晚,时代国际执行编辑钱科雷发布了《财富》论坛最新筹备情况。
记者从参会嘉宾名单看到,出席论坛的世界500强届时将派出高层前来广州:福特执行董事长、沃尔玛董事会主席、强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思 科 首 席 执 行官……能令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亲自出马,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可见一斑。
广州2017《财富》论坛筹备办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还会到欧美等地作专题推介,随着全球路演的推进,参会企业正持续增加,接下来将迎来高潮。
A话南沙
蔡朝林:邮轮游艇游船将成南沙亮丽名片
7月26日刚刚出任广州市委常委的蔡朝林第二天出现在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海推介会上。本次推介会由南沙区承办,同时作为南沙区委书记的蔡朝林,在推介会间隙被媒体追访了各种关于自贸区的发展问题。他透露,邮轮、游艇和游船将会成为南沙未来的重要产业。
南沙自贸片区挂牌5年多来有何探索成果?蔡朝林称,南沙自贸片区在国际贸易便利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经过第三方评估,南沙自贸片区的单一窗口建设、互联网+E通关、全球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卓有成效。通关效率高是南沙的一大优势,以跨境电商为例,去年广州的业务规模占全国近30%,全国第一,其中南沙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业务规模占全国1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的成绩也是蔡朝林大力推介的“我们最新版本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走在全国最前列,从企业注册到开业效率很高。”
据他透露,南沙欲发挥自身在全球溯源体系方面的探索优势,打造中国进口商品溯源中心。“上海自贸区已经走到3.0版本,南沙自贸片区2.0版本还没批下来,政策层面还有差距,上海的自由贸易港区,实现了‘境内关外’,我们期望能尽快复制落地推广到其他片区”,蔡朝林称。
广东三个自贸片区各有发展特色,南沙自贸片区如何和其他片区错位发展?
“打造金融中心,我们不敢说,我们要打造金融创新中心,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将是南沙的发展重点,我们和IFF(国际金融论坛)共同打造国际金融岛,希望吸引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南沙集聚”,蔡朝林还透露,南沙目前正在打造新三板企业集聚区,实现金融与产业的互动对接,力促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
南沙还将发展什么特色产业?“南沙的邮轮行业去年游客36.2万人次,全国第三,今年上半年大幅增长,差不多20万人次,2018年底,南沙会建成国际邮轮码头,2019年投用,预计邮轮产业会大规模增长。南沙水系发达,我们正在规划利用内河道开发游船旅游项目,可以让游客在南沙体验到从都市到田园的美景。”他称,邮轮、游艇、游船会成为南沙一张亮丽的名片。
B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自由贸易区要实现物理监管+信息监管
本次上海路演,南沙自贸区唱主角。推介会之前,一场“自贸区与开放型经济”圆桌会议开足2个多小时。
“我们现在自由贸易区要具备实质性境内关外特征还不够。”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在《南沙自贸区与供应链建设的思考》主题演讲中首先提出了国内自贸区存在的共性问题。他认为监管的转变很关键,“现在是封闭围网的物理式监管,应该加大对区内货物、资金、人员等,以信息为对象的监管,实现物理监管加信息监管”。
他认为,南沙以自由贸易港区为引导,来建设南沙自由贸易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作用,是引领珠三角地区形成新的增长点、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
黄有方认为,要考虑整个供应链战略,集聚供应链高端要素,“自贸区强不强看供应链,供应链强不强看产业链”,“有供应链优势,就会对产业链带来很大优势。确立南沙在全国供应链发展中的先发优势,就会对产业链带来很大利益”。
他建议,南沙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谋划好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的产业布局。
C中大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港口对南沙有庞大的经济助力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首先从大湾区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湾区经济是高密度的经济,高速度的经济”。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两个特征:开放性和创新性。“湾区本身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创新性上,广州、深圳、东莞,创新非常活跃,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大,成效明显。”近年来提出了建设广深创新走廊,符正平认为,“创新走廊概念实际上是区域协同,大湾区如何更好地资源优势互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资源、创新要素流动起来”。按照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速度,“2020年,最晚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成全球最大的湾区”。
符正平认为,“南沙最大的优势是有国际性的港口,这个优势还在不断提升。港口对南沙有庞大的经济助力。”
“贸易运行方面,(南沙)连续两年排第一,在便利性、海关、通关体系建设这块,力度非常大。”符正平提出南沙要加速高端要素在湾区的集聚,一方面建立联动机制,联动广东中西部、湾区内部;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营造营商环境,进一步提供平台支撑“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心脏,有港口的天然优势,有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相信南沙明天一定更美好”。
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07/28/content_53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