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正平常务副院长参加南沙自由贸易港大通关政企对话会

                          

12月26日,南沙自由贸易港政企对话会举行。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教授应邀出席,与来自南沙开发区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和广州港集团有关领导,以及船代、物流企业负责人就南沙推进自由贸易港和大通关体系建设主题进行对话交流。

口岸管理部门领导各自介绍了所在部门的监管职责,介绍了支持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所采取的制度创新措施。南沙口岸单位通过“单一窗口”、“线上海关”等信息化平台进行业务创新、流程再造,为各类型的服务和贸易企业提供便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建成18项业务功能,覆盖21个部门业务。以“物流动态”模块为基础开发建设的“通关物流动态系统”,纳入了全国标准版“单一窗口”建设,在省内试点。在全国率先推出并实施“互联网+易通关”模式,推出快速验放机制、DIT国际延迟中转、粤港跨境货栈等创新举措。推进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目前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

符正平教授点评时指出,南沙建设自由贸易港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完善的港口功能和较好的航运产业基础。同时,南沙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标志性改革措施显著提升了南沙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进一步吸引航运企业集聚合港航流量增加,跨境电商、融资租赁、汽车平行进口等新型贸易业态快速发展,对南沙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南沙拥有这么好的基础,对南沙获批自由贸易港充满信心。

资料显示,南沙自贸试验区系列对话活动是南沙自贸片区自2017年以来重点创办的大型系列对话活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要根据企业需求,使企业获得改革红利。这种政企对话形式,是一种很好的自贸区制度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