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政企互动 共建‘心桥’”——南沙自贸试验区系列对话活动(第四期)“南沙自由贸易港大通关”在南沙区海港大厦举办。南沙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局、边检和广州港集团等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专家,围绕广州如何打造推进大通关体系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各抒己见。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近两年,南沙充分发挥自贸试验片区先发优势,在口岸通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属全国首创。下一步,南沙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如何进一步提升?
通关便利化:海关自主推出20项创新制度
为了实现自由贸易,南沙在通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魏波率先发问,“我们公司是南沙的一家物流型企业,我们想了解一下南沙的政策,哪些对我们物流企业最有优势”。
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副关长邓涛表示,南沙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多以来,广州海关自主推出了20项的制度创新,“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征免税证明无纸化改革”、“原产地管理优惠制度”等3项在全国推广,“互联网+自助报关”等8项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副关长邓涛
针对国际物流业务,海关充分利用南沙保税港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推出“国际延迟中转业务” (DIT)便利政策,大大降低仓储费用和时间成本,同时极大丰富了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发展模式。
跨境电商监管:平均通检时间缩短为26秒
近年来,广州已经是“双十一”期间全国“剁手”最多的城市,其中很多还都是跨境商品。南沙对于跨境商品的监管有什么创新的举措?也成为论坛上的一个焦点。
“跨境电商这种业态,消费者的体验一个是快,一个是安全。” 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宋泽军表示,南沙已经建成了溯源体系下的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我们以‘在线备案、数据对接、四单对碰、质量溯源’为原则,根据企业诚信和商品风险进行自动布控,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方式实现高效通检,平均通检时间缩短为26秒。”
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宋泽军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已在南沙完成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有1289家,商品32万种。南沙自贸区不仅实现了跨境电商贸易的逆势上扬和领跑态势,更带动了上下游仓储、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发展。
线上船舶申报:出入境船舶无纸化申报
“南沙边检今年开始实行无纸化申报,许多纸质单证不需要了,确实很方便。”中联代理公司副总经理彭伟在论坛上谈了自身的体会。
对此,南沙出入境边检站处长张红军介绍:近两年来,我们推出了多项有利于企业的便利措施,例如全天候24小时随到随检,预检无异常船舶港即可作业,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了“单一窗口”及无纸化申报、简化锚地侯泊船舶申报手续等措施,提升了港口通关效率,节约码头企业及经营单位的运营成本,便利船舶入出境。“此外,南沙边检站今年在邮轮口岸实施入出境自助通关,旅客自助通关率达50%,位居全国前列,提升了乘坐邮轮旅游的通关体验,邮轮口岸入出境人员逐年增长,目前位居全国前三。” 张红军说。
南沙出入境边检站处长张红军
“单一窗口”:探索纳入港澳航线船舶相关业务
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以来,国际航行船舶的通关效率有了大幅提升,除了船舶进出口岸以外,海事部门在对“单一窗口”的深入运用和功能拓展方面还有什么计划?
南沙海事处科长林吉楷介绍,目前海事部门已经在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通了“船舶申报系统”、“三互作业”及“危险品申报”三个板块,其中“船舶申报系统”板块在南沙自贸区使用率接近 100%,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全流程在线申报、自助打印,提高了船舶通关效率。
南沙海事处科长林吉楷
接下来,海事部门将完善“单一窗口”现有船舶申报业务功能,争取将两岸直航船舶进出港业务纳入“单一窗口”办理,并积极探索将港澳航线船舶相关业务纳入“单一窗口”;完善“单一窗口”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功能;逐步扩大“危险品申报”模块的应用试点范围;继续推动“单一窗口”口岸单位信息互换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南沙港口国际贸易运输安全和便利。
先行先试:建设大湾区国际分拨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现在南沙也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南沙开发区口岸办副主任罗建文透露,南沙致力于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发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等外贸新业态,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区、国际采购配送中心、国际中转中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两区三中心”。
南沙开发区口岸办副主任罗建文
针对大湾区国际分拨中心的通关模式,有关部门已完成业务需求分析和监管流程设计,现在正加快升级保税港区信息系统,依托该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分拨业务的规模化批量化运行。届时可以实现跨境电商或一般贸易货物的先入区、后报关和区内货物分类监管等方式。例如,允许不确定贸易方式货物先行进入港区,在同一仓库内进行存储,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可以自由流转;可根据销售目的国、销售方式的不同, 按照不同贸易方式清关。这样能满足企业一般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商贸易等不同贸易方式的业务需求,打造适应国际贸易多样化需求的分拨中心。
声音:
对于南沙自由贸易港在南沙积极促进落地,对于港口行业和所有的从业人员,是一个大的利好,必将为建设广州航运中心有促进的作用。对于自由贸易港,从我们港口来讲,我们关注的主要还是口岸政策的落地、国际中转、国际集拼和围绕自由贸易港和相关配套规划一批高质量的仓储、物流、道路交通设施。我觉得总体围绕这四块,港口方将在南沙促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广州南沙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刁素芳
南沙港已经聚集了众多的高端航运要素,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会给南沙带来了另一次腾飞的机会。南沙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不断推进、优化制度创新,建设高质量经济。“比如说最近刚刚落地的国际分拨中心项目,我觉得就是抓到了要害。”他表示,自由港最大的核心就是国际物流分拨概念,这个项目将来一定会成为南沙建设自由贸易港强有力的支撑。——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符正平
南沙口岸单位通关便利化举措
据南沙区口岸办介绍,南沙口岸单位通过“单一窗口”、“线上海关”、“智检口岸”、“智慧海事”、“CII易检”等信息化平台进行业务创新、流程再造,为各类型的服务和贸易企业提供便利。
一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建成18项业务功能,覆盖21个部门业务,其中货物申报上线率达99%,国际航行船舶和海运舱单申报上线率达100%;以“物流动态”模块为基础开发建设的“通关物流动态系统”,纳入了全国标准版“单一窗口”建设,在省内试点。
二是利用“单一窗口”完成了“歌诗达维多利亚”号、“处女星”、“云顶梦”、“世界梦”号邮轮联合登临检查工作。
三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并实施“互联网+易通关”模式,推出快速验放机制、DIT国际延迟中转、粤港跨境货栈等创新举措。
四是推进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目前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