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报道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中国经济导报讯 冯能文 记者罗勉从日前举行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017年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与案例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推出的制度创新成果达111项,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42项。

有关人士指出,自贸区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布局,其承担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推动贸易,更为关键的是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即通过开放倒逼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营造一个对标国际规则、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营商环境。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自2015年挂牌以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勇敢闯、自主改,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形成了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六大板块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累计推出31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131项。

会上,中山大学、普华永道分别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6~2017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便利化、法治化三个指标位居榜首;而普华永道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则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金融制度改革、法治环境改善等领域领先于国内其他自贸区,部分已接近国际自由贸易水平。

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加速发展插上翅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税收收入305.2亿元,同比增长25.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占全市的60%。前海蛇口片区作为深圳市、乃至珠三角区域,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据悉,前海自贸片区又出台“制度创新行动计划”和《制度创新载体管理暂行办法》,并在此次会上首批授予36家党政机关、市场主体和智库机构等制度创新载体单位为“创新基地、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促进其进一步承担创新推进、经验复制推广等任务。    

·链接·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示例

司法:创新司法行政管理机制,前海发布《实施审判精品战略工作指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具体成果有:前海已对涉港案件探索并建立了当事人和律师送达制度,破解涉外案件送达难的问题;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入驻前海,成为深圳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市政府批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建设成型等。

税务:前海国税首创“跨境缴税完善多元化缴税平台”,为纳税人开拓新型缴税渠道,优化了办税环境。主要举措有:前海地税在自贸区率先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28项税收优惠不报即享,占总数的81%;86.5%的纳税人依托“微信办税”3.0版生成的申报数据实现“一键申报”,年收入12万以上个人通过微信申报同比增长27.9%;国地税部门共同推出“系统集成一体办税”新项目,一体化电子税务局实现60多项联办业务全覆盖,惠及辖区97%的纳税人。

贸易便利化:深圳海关启动深港陆空联运改革,打造以前海为中心的出口贸易生态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全国首次实现原产地证智慧审签,合计完成智慧审签证书3746份,涉及货值2.8亿美元,帮助有关企业减免关税约790万美元;关检部门共同打造“关检自贸通”服务品牌,创立关检合作新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片区贸易成本和准入门槛。

金融创新: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及外汇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外汇总局正式授权深圳分局以“逐笔审核、交易限定”为原则,推进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试点,使前海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授权由分局自行审核管理辖内机构跨境转让业务的试点地区。

行政审批:前海推出了“证照分离”2.0版;制定《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实施方案》,在省市授权委托自贸片区实施的147项管理事项中,选定77项行政审批事项开展试点改革。

链接: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8/01/05/03/03_47.htm

作者: 
中国经济导报讯 冯能文 记者罗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