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索建设高水平国检试验区为契机 赋予横琴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求自贸区对标更高标准,推动更深入的开放新格局。为提升横琴自贸片区建设质量,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探索建设横琴国检试验区为契机,主动聚焦横琴自贸片区发展,全面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机制改革,着力提升横琴自贸片区建设质量。

一、国检试验区功能及建设现状概述

(一)国检试验区定义。国检试验区,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国检试验区功能。一是服务地方发展。结合地方需求,创新检验检疫政策,激发贸易新动能。二是提升贸易便利。以风险分析为基础,通过精准检验检疫等措施提升贸易便利。三是监管创新平台,打造检验检疫系统改革创新平台。

(三)国检试验区建设现状。目前,全国现共有广西、宁波、贵州等8省(市)开展国检试验区建设,其中首个边贸国检试验区于2016年9月在凭祥落成,内陆口岸(江西)国检试验区于2016年10月在赣州揭牌,“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于今年6月在宁波授牌。3个已建成国检试验区因检验检疫政策创新而带来的虹吸效应,正在重构当地发展竞争新优势。

二、横琴建设国检试验区重要意义

(一)建设横琴国检试验区有利于推进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横琴始终把深化粤港澳合作,特别是对澳合作作为首要任务,以粤澳合作产业园等项目为载体,主动承接港澳现代服务业拓展,截至目前,在横琴注册港澳企业累计达到1781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项目219个并呈逐渐上升趋势。另外,今年11月,珠海市政府印发《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将加快推动横琴与保税区、十字门北片区、洪湾片区整体谋划一体发展,将全面发挥“大桥经济区”和横琴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横琴作为粤港澳三地连接点的优势更加突出,粤港澳人员、车辆和货物等要素的流动将会日益频繁。在横琴建设国检试验区,出台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政策,将会大大促进粤港澳之间人流、物流的高度聚合与高效流动,推动横琴成为中国境内要素流动最便捷、最自由的地区。

(二)建设横琴国检试验区有利于构筑中葡中拉合作新载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国已成为葡语国家、拉美国家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已与巴西等7个葡语国家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与阿根廷等8个拉美国家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拉贸易总额达2166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6倍。与横琴毗邻的澳门作为联系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纽带,正发挥着葡语国家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论坛与会国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的重要作用。另外,中拉经贸合作园已在横琴正式揭牌,今年11月9日-11日,“中拉国际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共有24个拉美国家、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23家企业参加。可以说,横琴前方拥有着通过澳门连接着葡语系国家、拉美国家的重要市场,后方联系着广东乃至内地的广大市场,横琴作为“转运站”、“中转港”的聚集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在横琴建设国检试验区,有利于珠海与葡语系及拉美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双方经贸关系发展,也有望填补国内无面向葡语系和拉美国家的国检试验区空白,凸显横琴特色。

(三)建设横琴国检试验区有利于更好释放自贸片区改革红利。横琴自贸片区批复建设以来,已累计落实国务院13条、广东自贸区28条检验检疫创新措施,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但是受限于横琴产业实际需求动力不足、区内基础设施薄弱、分线管理政策未有效实施等因素影响,横琴自贸片区发展存在发展不均衡、质量效益不高以及改革创新制度红利未得到全面释放等薄弱环节。例如相比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片区,横琴整个区内尚无冷链存储场所,占拉美国家输华食品7成份额的肉类因口岸资质问题而无法通过横琴进口,而广东南沙片区年均进口量居全国前列、深圳前海已建成高标准冷链查验及存储一体化设施且已与香港开展暂存仓储业务,“境外冻肉经自贸区特殊监管区仓储转运检疫监管模式”等自贸区创新制度在横琴未能充分实施。虽然《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后,将会有效利用保税区仓储物流、洪湾片区港口优势,弥补如前所述的仓储、港口等硬件短板,但保税、洪湾两个区域尚未纳入自贸区范围,需要通过以探索建设国检试验区这样一种途径,赋予横琴更广范围、区域更大的检验检疫制度改革自主权。

三、横琴国检试验区建设初步设想

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突出港澳尤其是澳门元素,围绕葡语系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拉经贸合作园和长隆海洋度假区等重点产业,率先以食品贸易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科学高效监管体系等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建设“中国-葡语及拉美国家食品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实施检验检疫流程再造。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在对货物风险、企业信用实施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现场和实验室检验检疫比例,并按照“双随机”方式实施抽批,对于未抽中货物,经审单符合要求的,予以签证放行。破除当前进口食品通关环节中实验室检验周期长等影响贸易便利化因素,实施进口食品检验前置、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便利化措施。

(二)优化进口食品准入程序。全力支持横琴发展葡语系、拉美国家食品进口贸易,最大程度放宽市场准入,对于区内已获得准入的中转食品实施备案管理,免予实施检验、免予提供证书、免予注册备案等前置准入要求。对于在区内销售使用的食品,实施基于风险分析的差异化管理。允许来自非疫区但未获得进口准入食品在区内展览、展示。推动放开原产港澳食品准入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将进境食品检疫审批权下放给驻区检验检疫机构,对来自葡语系、拉美国家且符合准入要求的动植物源性食品探索实施“先入区后审批”制度,研究审批程序简化后进口食品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争取总局授权开展进口葡语系、拉美国家食品准入风险评估。

(三)服务新兴业态健康发展。针对横琴自贸片区正在建设的中拉经贸合作园、澳门葡语系国家食品集散中心等特殊优势,支持开展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等新兴业态。发挥横琴土地、劳动力及毗邻澳门优势,拓展“前店后仓”业务,即对在横琴暂存仓储、澳门门店使用的货物,实施货物进入横琴仓储场所即实施入库集中检验检疫,澳门门店使用该批货物时,分批出库且不再实施检验检疫,将横琴打造为澳门食品“储运中心”。

(四)提升横琴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利用好《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横琴与保税区、十字门、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形成以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检验检疫监管创新体系。围绕保税区和洪湾片区发展国际贸易、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规划,推动西域码头冷链查验及存贮一体化设施建设,支持横琴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等优质资源食品农产品,研究提出经港澳中转肉类入境检验检疫监管便利化措施,为横琴国际食品中转、高品质食品仓储及冷链物流业务开展提供基础。围绕横琴长隆等休闲旅游产业,研究出台自贸区内自用食品进口检验检疫支持措施,提升横琴自贸片区对外开放水平。

(五)打造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珠海地区进出口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探索建立“葡语系及拉美国家食品农产品技术贸易措施服务中心”,开展葡语系及拉美国家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积极研究葡语系、拉美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协助国家质检总局开展双边、多边的食品准入谈判,推动建立检测结果互认机制、标准化体系对接及食品溯源机制等食品贸易便利化措施,拟定中国与葡语系、拉美国家标准互认食品清单,服务横琴成为承担中国与葡语系、拉美国家食品贸易的重要载体和战略平台。

(六)加强软硬件基础建设。完善横琴国检试验区查验设施建设,提高口岸查验装备科技水平。加大配置非侵入、无干扰等现代查验设备,降低开箱查验比例;推动在横琴口岸实施货车“一站式”通关模式;推动移动查验终端应用,对接e-CIQ主干系统,提高查验放行效率。建设涵盖无纸化申报管理、移动查验、智能布控等核心业务功能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进出口货物从申报到放行的全流程电子化监管。

作者: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横琴国检试验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