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潮下,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D打印、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也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这就要求,我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拥抱先进技术和产业,通过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良好营商环境,配合我国庞大消费市场的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这也为广东把“一带一路”倡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无缝对接,把国内产业资源进行国际化配置,提供重要的契机。
笔者认为,对于珠海而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如何发挥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角色,二是如何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做到有机结合。
作为开放型城市,珠海可进一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湾区要求粤港澳融合发展,单靠澳门难以吸引香港的企业资源、金融资源流入。而珠海毗邻澳门,完全可以充当深化港澳合作关系的“加速器”和“催化剂”。如果珠海帮助香港企业和澳门企业共同拓展珠江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广阔市场,香港的企业和人才就会不断“西进”。尽管澳门并不一定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但是由于有澳门的参与,香港的企业和人才在拓展粤西地区市场时会更具有动力,澳门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港资企业的全面合作来获得大湾区的发展机会,这是珠海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一步。
另外,珠海要进一步发挥横琴自贸片区在帮助澳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从而实现珠澳融合发展,甚至通过澳门与葡语系国家的传统联系,接通内地中小企业走向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横琴自贸片区既是珠海乃至广东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珠海对接国际和国内科技创新资源、企业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实现横琴自贸片区在加速珠澳甚至粤澳企业融合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
例如,珠海乃至广东的建造行业企业可以携手澳门,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筑行业市场。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横琴自贸片区可以考虑引入借鉴英美普通法系来推动片区建设高效进行。由于建筑行业涉及劳动合同关系、产品质量保证、工程保险等多领域,借鉴英美普通法可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涉及建筑行业领域的法律诉讼。
此外,全面开放既包括对外开放,又包括对内开放。如果珠海能够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良好营商环境,自然也有条件吸引内地省市的创业者前来珠海创业。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多个中心城市将会呈现,珠海完全有条件成为珠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去中心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换言之,超级中心城市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若干个拥有各自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而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其实就是网格化结构中的节点,珠海很可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枢纽城市,从而带动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的制造业升级,甚至成为区域产业、科技、人才资源的“二传手”和“集散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珠海还应该充分结合香港与内地的资本市场功能,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在横琴自贸片区实现收购、兼并和重组,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如此一来,珠海就可成为适应当前全球化、金融化和数字化需要的开放型城市,助推广东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链接:http://www.southcn.com/nfdaily/nis-soft/wwwroot/site1/nfrb/html/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