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深刻把握“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定位,积极打造前海人才特殊优势、密切深港人才合作、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将前海建设成为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一、突出人才保障完善提升人才发展环境
前海突出人才保障,完善和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前海人才安居工程。通过配建、采购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人才住房,对港澳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实行优先配租、应保尽保。成立前海人才乐居公司,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积极营造前海法治环境。先后在前海落户成立前海廉政监督局、深圳国际仲裁院、前海合作区法院、前海蛇口自贸区检察院、自贸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前海公证处、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金融法庭、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积极营造廉洁从政、公正司法、严格执法、高效解决商事纠纷的良好法治环境,依靠法治软环境的建设,吸引国际人才和国际资本。逐步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推动深港两地通讯运营商合作发行“前海卡”,实现前海与香港通讯资费同城化。引进国际学院,规划建设国际医院,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二、促进深港人才合作支持港澳人才在前海执业
前海放宽港澳专业人士执业门槛,推动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便利化。通过资格认可、合伙联营、港资工程项目试点等特殊机制安排,先后制定香港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社工、房屋经理,以及香港建筑、结构、屋宇装备、工料测量、园境、建筑测量等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的办法措施,降低准入门槛,让香港专业人士进得来。2013年1月出台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计专业人士申请成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暂行办法》,大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2016年,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发展局签订《在前海试行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合作安排》,在cepa框架下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合作领域,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可在前海执业从业。实施“双15%”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了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办法、个人所得税补贴办法,通过薪酬、职务等市场化方式认定人才,对其缴纳个税超过15%的部分由市财政给予补贴。
前海打造了一批深港合作的特色平台。建设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深港创新中心”“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前海深港文创小镇”等载体。深港青年梦工场引进了香港x科创平台、香港青年专业联盟、idg、深港产学研基地、港科大蓝海湾、香港艺术文化青年会、清华力合星空、种子期、硅谷国际、前海深港国际区块链、创大资本在内的粤港澳及国际11家专业孵化平台。深港创新中心已吸引院士工作站、港交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机构进驻。建设博士后站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驿站。建立深港人才常态交流机制。前海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香港高校等合作,实施了“深港(前海)公职人员交流计划”和“香港大学生前海实习计划”。聘请20多名香港知名人士担任前海人才顾问和前海规划建设、金融等咨询委员会的委员。
三、“前海3333人才沙龙”成为品牌
前海3333人才沙龙是定期在每个季度第3个月的第3周,星期3下午3点,固定时间举行,给人才一个稳定的时间预期,已连续开展近4年,搭建起政府和企业、人才沟通交流的桥梁。前海管理局作为全国首家区域治理型法定机构,积极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成立深圳市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为人才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树立了“每月一期前海讲堂、每季度一期人才沙龙、每年一届前海深港人才合作年会”的常态化人才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