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经过落实福建自贸区1.0版、2.0版,在投资、贸易、事中事后监管、营商环境及对台工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实验。我们累计推出361项政策措施。在福建省自贸办通报13个批次,339项创新体制中,厦门片区有167项,全国首创63项。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现象。厦门自贸片区作为厦门经济特区中的特区,四年来经过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进行有利的探索,并取得一些实效。
一是对标国际规则,建立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外商投资方面,我们实施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模式,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宽松的环境。四年来累计新增企业4万多家,其中新增外资企业2335家,注册资本1200多亿元。
二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首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1+N的证照模式,以及推出税务发票网上申领,这也是全国首创的举措,目前95%的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三是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给企业贸易提供极大便利。创新贸易监管模式,启动了互联网+自主报关改革试点。
四是推进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主要是推动金改30条,还有复制上海金融开放措施,探索建立自贸区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
五是推动口岸降本增效。这是今年减费降税的一个方向。厦门口岸的进出口整体通关效率位列全国口岸前列。同时,我们又创新相关的业务模式,建设港口智慧物流平台。整个港口的发展,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70万标箱,位居全国第7,世界第14位。
在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的支持下,我们打造高质量外向型产业平台,主要有航空维修、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进口酒、整车进口、口岸等一批重点平台,成为厦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比如在跨境电商平台方面,我们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试点城市,建立以出口为主的跨境电商模式;率先制定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维修监管模式,打造航空维修一站式服务中心,发展融资租赁。目前融资租赁业务可以说是国际市场蛋糕的一部分,厦门成为全国第二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再是进口酒方面,厦门是全国第三大进口酒口岸。
下一步我们厦门自贸片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一,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积极探索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厦门三个特殊监管区。第二个方面继续落实2018年的负面清单,落实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逐渐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扩大开放。
第二,在推进金融创新与开放方面,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扩展离岸银行业务等。第三个进一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努力推进两岸应通尽通、能通则通,加强两岸金融、工程建设、医疗产业、影视产业、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一区两标制度,探索两岸口岸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两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另外,要打造丝路海运平台,进一步推进中欧厦门班列建设,开辟“一带一路”特色航线,加快国际游轮建设,实现更加便捷的出入境改革试点。
最后,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能,打造公正、规范、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在进一步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深化法律风险防范以及纠纷解决机制。
(演讲者:谢毅力 厦门市自贸委政策法规局副局长)